四百一十章 亲兄弟(1 / 3)

晚膳后,如意被乳娘和侍女带下去洗漱睡觉,谢珏和谢珣到书房喝茶,下棋谈事,已快过年,公务并不繁忙,更多是叙家常。谢珣和谢珏上一次见面是在八月,西州秋收时谢珣来过一次,顺道去看了谢珏和如意,如今聚少离多,就更珍惜相聚的日子。

谢珏把影卫们都留在京都,自然知道京都动态,凤姝被封宸妃后,一直在迎春宫,深居简出,宇文景比先帝聪慧,却手腕更强,对京都把控极是严格。选拔了新任武状元和几名武试中突出的少年将军,都派到江南和中州来历练,这群人受君恩,对宇文景忠心耿耿。

谢珏和谢珣都知道,宁州最难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

这两年双方按兵不动,都在休养生息,宁州叛出燕阳本就师出无名,林和礼也就抓住这一点,所以只要宇文景不昏庸作乱,百官各司其职搞好名声,吏治清明,宁州就没有兵变的时机,越往后拖,民生越安定,宁州就越不好出兵。反之,朝廷出兵讨伐宁州,就非常名正言顺。

两年前民不聊生时,是出兵最好的时机,遗憾的是那时候十二州穷困交加,生活艰难,没有足够的粮草和军备支撑他们打这么一场战役。

两年前,谢珏比谢珣更想打这一场战役,回到宁州后只要出兵,一马平川,中州根本挡不住宁州铁骑。可谢珏算过当时的军备,虽有半年的储备,可真正打起来,只能撑三个月。中州和江南驻军全部出动,他们就必须要大开杀戒,江南和中州拼死抵抗,抵挡半年不成问题,这样一来就是把整个燕阳拖垮了。

桑南和北蛮一旦出兵,他们就无一战之力,整个燕阳都会陷入战乱,他们就成了燕阳千古罪人,谢珏想要报仇。却不是以这种方式复仇,这种复仇只会让黎民百姓一起陷入战乱,血流成河,出兵虽有天时,却没有地利人和。

他和谢珣都选择最难,却是伤亡最小的复仇方式。

可这样的风险就在于,林和礼一旦说服宇文景当一名仁君,控制住宇文景的暴戾和残忍,天下太平,商贸繁荣,国泰民安,他们就会被拖到更尴尬的境地里。

反吧,一定会被天下百姓唾骂,出师无名。

不反吧,林和礼能拖着这将要倾塌的皇朝多久,谁也不知道!

十二州只要再过两年,宁州铁骑就有和燕阳开战,且打持久战的准备,可能不能有时机,这是谢珣非常焦虑的问题。

“难不成,他真要当一名明君不成?我不信!”谢珣提起宇文景,虽有恨意,却又不是单纯的家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