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9 关键词汇(2 / 4)

歌舞电影,其他电影也全部面临同样的困境——

动作电影就不说了,就连爱情电影、剧情电影等等也不例外。

演员们的肢体表现能力往往不够,甚至可能显得拘谨、僵硬、笨拙,所以,导演的拍摄必须扬长避短。

细细观察一下,近年来的电影,镜头里的特写、近景越来越多,主要锁定演员的面部表情,但展现演员全身姿态的镜头越来越少,这也使得导演的镜头调度和设计越来越僵硬,灵感全部都被束缚住了。….从如此角度展开,那就是另外一个庞大复杂的课题了。

暂时,将视角重新回到陆潜的作品身上。

如果陆潜想要拍摄一部优秀的歌舞电影,他也需要面临相同的问题,演员的唱歌和舞蹈功底至关重要。

这也是陆潜选择半公开招聘的原因。

因为陆潜知道现在年轻演员的肢体语言不行,更不要说舞蹈功底了;而具备舞蹈功底的演员往往都是面瘫,没有任何演技可言,所以,他需要在演技和肢体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寻找到最合适的演员。

陆潜希望通过广撒网的方式增加一些希望。

当然,陆潜并没有选择捷径。

其实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宣布自己准备拍摄歌舞电影,然后通过经纪人寻找演技与肢体兼具的演员。

在正式试镜之前,就率先将条件罗列出来,进行一波波筛选,最后进入视野范围的,合格率应该就高多了。

但陆潜没有。

>

原因?

首次试镜,就是最重要的“剧透”。

陆潜希望寻找一位依旧怀抱梦想依旧相信梦想的演员,然后,以演员们作为模版,将角色的枝枝蔓蔓延伸出来,这是整部电影的核心灵魂,也是整部电影的魅力所在,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

唱功,舞蹈,表演,这些都可以培训可以练习可以**,陆潜对自己有信心,但一颗赤子之心却不行。

千金难买。

人人都在渴望完美,陆潜的脑海里拥有一个完美形象,“演技、唱功、舞蹈、热情、心态”兼具的演员,同时完美契合角色,并且角和女主角之间还能够迸发化学反应,成为整部电影画龙点睛的存在。

但是,完美真的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