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深入内核(1 / 3)

>

在陆潜所熟悉的时空里,瑞典大师导演英格玛-伯格曼(Ingma-Bergman)前后一共经历了五段婚姻。

其中,第一段婚姻最短,仅仅持续两年;最后一段婚姻最长,长达二十四年,并且和五位妻子分别育有五个子女。

显而易见地,伯格曼不是什么圣人,也不是什么忠贞不二的婚姻信奉者,他经历了那么多次婚姻,一次次失败却又一次次重新走入婚姻——

为什么呢?

伯格曼自己也非常好奇,于是,在他步入第五段婚姻之后不久,1973年,这位导演大师创作了一部作品:

“婚姻生活”。

电影,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169分钟的电影版;一个则是299分钟的五集短篇剧集版,但两个版本都是同一个故事,全部都源自于同一批拍摄的素材,只是,剧集版比电影版更完整更充实也更丰富。

在这部作品里,伯格曼就探讨了“婚姻”这件事。

对于陆潜来说,他在撰写系列三部曲收官之作的时候,就反反复复想到了这部作品。

怎么说呢?

目前最为流行也最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恋爱靠**、婚姻靠经营”,一时半会的**无法支撑细水长流的日常,同样都是伴侣的相处,但生活模式却截然不同,这似乎已经成为共识,同时也成为无数作品探讨的焦点——

当恋爱步入婚姻,**无法维系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的日常,妥协、博弈、欺骗等等也就成为必要手段。

这种观点,并没有错误,但是,不够深刻。

伯格曼在如此观点基础上,更进一步。

在伯格曼的镜头和笔触下,婚姻就好像一个小小的盒子,把两个人强迫性地放在一个空间,不止是朝夕相处,同时还需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磨合,磕磕碰碰之间细细地感受彼此的棱角,最琐碎也最细小的缺点也会被一点点放大,彼此陷入互相折磨的窠臼之中。

关键,从来不在于是否能够改变那些生活习惯,而在于双方都必须为了适应对方持续不断地改变自己。

改变,本来就已经困难了,持续不断地改变,更是难于登天,而婚姻则需要日常的时时刻刻都感受着这一点。

但是,摆脱婚姻之后,双方就能够重新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