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 话语权柄(2 / 3)

“于是,人人都渴望得到金册奖,毕竟这就是业内同行们的肯定。”

“自然而然,围绕着金册奖展开的公关和宣传也就慢慢兴起, 即使是酒香, 也需要吆喝, 这很正常。”

“然而,有人看到了隐藏在表面底下的脉络:比起奖项本身,比起质量和才华本身,比起电影本身,其实这就是一场公关游戏,只要能够说服足够多评委拉拢足够多票数,就能够控制奖项走势。”

“一场业内同行的奖项评选也就成为一场公关宣传战。”

话语说到这里,众人就都明白了过来——

整整二十年前,也就是马达和张本卿横空出世赢得金册奖最佳编剧奖之后两年,一位制片人韦维抓住了机会。

依靠着龙泉帮的奔走和呼吁,马达和张本卿两位初出茅庐的社会新鲜人爆冷登顶金册奖,而且打破了整个行业对编剧的刻板观念,这无疑证明了颁奖季的奖项评选在实力之外,公关和宣传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这件事给予了韦维灵感。

>

然后,韦维系统性地制定公关策略,从舆论领袖入手,依靠私人派对和公开宣传双管齐下的声势营造,最后在金册奖颁奖典礼上酝酿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冷门——

从票房到口碑再到艺术价值全部表现平平的“写我情深”爆冷击败当年票房与口碑、商业与艺术双双引爆市场的“雷霆救兵”,不仅赢得最佳女主角奖,而且还登顶最佳影片。

二十年过去了,“写我情深”的爆冷依旧被认为是金册奖历史上耻辱性的一笔。

而且,经过时间的沉淀,“雷霆救兵”被认为是二十年来最优秀的战争电影之一,但“写我情深”却早就已经被人们遗忘在历史角落。

韦维,居功至伟。

但是,人们愤怒归愤怒、生气归生气,却不得不承认,韦维确实是操控人心、宣传造势的个中好手。

“颁奖季的概念,始于韦维,并且在韦维手中发扬光大。”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颁奖季规则以及公关宣传策略,全部都来自于韦维,这位先生依旧是金册奖历史上最成功的制片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韦维在颁奖季,即使无法只手遮天,但确实可以呼风唤雨。

二十年来,韦维担任制片人的作品在金册奖颁奖典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