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如期而至(2 / 3)

于是,难得一见的盛况就出现了。

为此,“兰川日报”撰写了一篇专题:

“让电影回归电影——

陆潜到底是怎么在穹顶影院构建一个光影世界的?”

专题以更加独特的视角切入近年来关于“电影感”、电影院观影的讨论:

为什么陆潜的电影能够得到如此广泛关注,为什么陆潜能够在年轻一代和传统影迷之间双双得到如此赞誉?还有,为什么陆潜一直坚持在穹顶影院展开首映式?

“兰川日报”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

“当我们在争论‘电影感’的时候,往往过于强调某些技术某些特征或者某些深度,却忽略了电影应该是一个整体,无论是电影感本身,还是正在越来越商业化的娱乐性,它们都应该是电影的组成部分。”

“就如同贯穿整整一个世纪的‘商业和艺术平衡’讨论话题一样,我们的焦点难道不应该是,如何让观众感受到电影的魅力?而表现方式和手法、呈现技术和手段,则全部都是通往同一个终点的道具而已。”

“显然,对此,陆潜有着自己的观点,但这是否就是正确答案呢?”

>

“‘爱人’首映式的当晚,超过五百名影迷观众依旧聚集在穹顶影院的门口,彻夜狂欢,只是为了电影。”

在这篇专题报道里, “兰川日报”提出了一个问题,但没有给出答案;不过,结尾描述了穹顶影院门口的喧嚣与热闹,并且配上了一张照片,这也就等于无形之中给出了答案。

本来,所有人都认为,“爱人”没有了噱头和花哨,脚踏实地地举办一次首映式,那么最大新闻应该就是张本卿和陆潜了,人人都摩拳擦掌地等待着一次劲爆新闻的爆炸。

结果?

“爱人”首映式依旧以另外一种方式抢走人们的视线,甚至轻松杀入热搜榜。

网友们纷纷表示好奇:

这是摆拍吗?是蓝鲸影业掏钱邀请的临时演员吗?如果不是,那么“爱人”真的那么好看吗?为什么能够引起如此狂潮?

答案,也许需要自己亲自走进电影院里一探究竟才能够揭晓,但在电影正式大范围公映前,可以先阅读一下评论。

如果影迷们表现得如此疯狂,那么电影评论应该……不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