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一枝独秀(2 / 3)

颁奖季里,“游客”已经正式进入各大电影公司的“竞争者监视名单”,不仅仅是流光影业,其他电影公司也都跟着警惕起来。

同时,在资深影迷和普通影迷之间,“游客”的争议则比较明显,没有能够如同此前两部爆米花一般得到所有人的喜爱,这也再次体现出艺术电影的特性,特别是“游客”电影本身就具备了矛盾和争议。

接下来,只有时间才能够证明,这些争议的流动方向,到底是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还是朝着更加消极的方向蔓延;另外,青竹评分,到底是缓缓上升,还是慢慢下降?

经典,杰作,佳作,时间是唯一见证者。

但至少,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游客”,成功了!

继“解除好友”、“突袭”之后,陆潜导演的第三部作品再次取得成功;而且,陆潜首次由商业电影转入艺术电影的尝试,也得到了媒体和观众的肯定,完全没有水土不服,进一步证明了陆潜的才华与能力。

最最重要的是,“游客”的前期口碑导致期待值一路飙升,观众和媒体的审美标准必然会更加严格更加苛刻。

电影的正式登场正是在如此背景下发生的,结果不负众望地满足了所有期待,这才引爆了媒体和大众的一片欢呼声,这也是“游客”能够登上社交网络热搜榜的关键原因之一。

在影迷观众之中,陆潜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自己的口碑,还有死忠。

>

现在,人们终于能够明白:

为什么电影能够在蔚海和塞卡引爆讨论狂潮,为什么诸多影评人迫不及待地称赞陆潜显露“大师气象”,为什么董瑞茜和张本卿等人愿意出现在陆潜全新电影制作阵容里——

陆潜,值得。

这才是原因。

但,这依旧不是全部。

票房呢?

当然,艺术电影的票房从来都不是重点,拿“游客”和“突袭”的票房比较,这根本就没有任何比较的价值。

准确来说,“票房成功”的定义,在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身上,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商业时代,即使是艺术电影也必须考虑回报率,票房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更何况,陆潜至今为止依旧保持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