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 学院出身(2 / 3)

业,全部兜兜转转走了一个遍,但没有任何收获;就连一向敢于冒险的大门影业,对于乔福永的构思也秉持迟疑的态度。

一直到此时,乔福永才意识到,自己的份量终究还是不够,且不说电视剧的影响力在电影产业还是不够看,金秤奖最佳导演并不足以为自己赢得一路绿灯;哪怕是电影行业本身也远远没有那么简单,金册奖最佳导演得主的新作找不到投资,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因为在大型电影公司面前,一次两次成功都不足以动摇他们的决定,要么有足够的利益,要么有强大的人脉,纯粹依靠作品的份量来改变局面,可能需要五部八部才行。

看看陆潜就知道了。

“解除好友”、“突袭”、“游客”的三连胜,但依旧没有能够改变流光影业居高临下的姿态,正视陆潜的能力是一回事,给予陆潜特别待遇则是另一回事,也正是因为如此,大门影业和蓝鲸影业的合作就显得非常意外了。

那么,怎么办?

“……他需要一份出师表,向大门影业也向其他公司证明自己。”

陆潜,一句道破真相,虽然他不知道乔福永的心路历程,但从纪叙那里得知的消息就能够推断出来:

>

乔福永希望通过一部商业电影证明自己的能力,成为自己晋级下一阶段的敲门砖。

选择“突袭2”,选择蓝鲸影业,原理也并不复杂。

“突袭”,本来就是剑走偏锋的一部作品,炫技之余,整个故事的内核是黑暗的;而陆潜自己就不是按常理出牌的导演,游走在商业和艺术之间的脚步也显得游刃有余,显然陆潜和“其他电影公司老板”不太一样。

即使陆潜和乔福永的路线风格不同,但理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可以这样解释,选择“突袭2”是乔福永自我坚持的最后倔强。

这次,导演的选择和商谈,陆潜没有参与其中,“爱人”的剧本改编、“黑名单计划”以及两部电视剧的筹备工作就已经占据了他的全部时间,所以陆潜只是观看了一下候补名单,给出自己的参考意见,具体工作则交给纪叙。

当然,乔福永的风格、能力、才华确实后摆在那儿,肉眼看得到,纪叙和修仲钧都对他另眼相看着实情有可原,陆潜也认为乔福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经过三轮试镜,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