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意外结交(2 / 3)

窃窃私语的讨论并没有关系,但他们还是需要遵守观影礼仪。

陆潜用手指放在唇瓣上,做了一个压低声音的手势,“嘘,只是因为一个朋友的好奇。”

其实陆潜的前身只是单纯喜欢电影,对电影制作的幕后了解就没有那么清楚了,陆潜之所以知道这些幕后花絮,则是因为林汉洲。

林汉洲喜欢观看老电影,也喜欢询问陆潜问题,包括镜头调度和画面构图,当然还有剪辑点的切入对于叙事和观感的影响。

正是因为林汉洲的好奇,这才促使陆潜翻阅更多资料,不知不觉也对电影拥有更多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突袭”爆红之后,关于电影真实感和震撼力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歇,在电影下线之后,“光影世界”撰写了一篇专题,就在蔚海电影节开幕之前不久发行刊登。

他们提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电脑特效已经能够无所不能的当下,电影制作者们往往希望制造出更加浩瀚更加恢弘的效果,所以脱离现实、打破理论拍摄出种种匪夷所思的镜头,但相对应地,观众的“痛感”也会跟着下线,无法感同身受地体验到画面里的震撼效果。

然后,制作方为了震撼观众,又不得不更加离谱。

>

就这样陷入一个死循环,这也是超级英雄电影经历前期快速发展之后遇到的瓶颈。

但是,“突袭”又重新回到脚踏实地的位置,以真实出发,带给观众一种全新体验:屏幕上的英雄会疲倦会受伤会濒临死亡,拳拳到肉的打斗会流血会骨折会死亡,将电脑特效的恢弘排斥在外,激发本能的反应。

这也是电影能够打破重重束缚杀出一条血路的根本原因——

市场,怀念这种真实。

而对于陆潜来说,“突袭”的真实感,很大部分就是来自于恐怖电影的体验,无疑,希学德的电影启发了诸多灵感。

电影,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早就已经形成完整体系,技术层面的先进和顶尖真正让导演们可以自由造梦;但隐藏在一个又一个“梦境”之中的内核,其实从来都不曾改变过,依旧是关于人本身的。

“这场戏的镜头是故意错过母亲的画面,就是为了掩饰谜底真相吧?”

“嗯,同时导演还通过持续不断的对话分散观众的注意力,避免注意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