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一针见血(2 / 3)

耀自己时长的变相竞争里。

其实,很多商业电影的时长超过两个小时,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增加的镜头对叙事对人物都没有任何帮助,纯粹就是抖包袱抖机灵的段子,又或者是无效叙事的废镜头,也就是说,增加了时长却没有让剧本变得饱满充实,本质依旧是“九十分钟模板”的套路。

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需要进一步展开。

在这里,暂时回到“九十分钟模板”之上,重新回到侯晓川的导演工作。

侯晓川担心叙事节奏的拖沓,也担心电影时长超过九十分钟,所以他习惯性地拍摄了一些重要镜头,但又在后期制作里剪掉了。

其他人都看不出来,但陆潜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如果剪掉那个镜头之后,整个画面传递出来的流畅感就被破坏了,也就是电影感所带来的沉浸感被破坏;其实在拍摄现场,侯晓川的导演本能依旧拍摄出了整个完整脉络,这就是对导演工作的一种追求,但后期制作则处于其他考量而剪辑掉了。

可是,这些镜头恰恰是陆潜希望保留下来的,也是原本时空里“疾速追杀”所缺少的“火花”。

而且,正是因为侯晓川一直在告诫自己“不要太过贪心”,就连这种衔接流畅度的镜头都后期剪辑掉了,自然而然,那些补充剧情、补充人物的细节镜头就更是没有放进来,一切都成为保持电影快速叙事节奏的牺牲品——

>

丢失掉这些特质,侯晓川也就不是侯晓川了,至少不是陆潜希望接手“疾速追杀”三部曲的那个侯晓川。

陆潜转头看向侯晓川,尽管侯晓川没有回答,但陆潜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陆潜没有指点江山,只是轻盈地说了一句,“侯导演,你在害怕什么吗?”

说完,陆潜就转头回去继续观看电影了,但如此简短的一句话,却如同一枚石子般,扰乱侯晓川的心湖。

一针见血。

是呀,他在害怕什么吗?

害怕“疾速追杀”的再次失败而证明自己已经没有创作活力,害怕自己不敢坦然面对创作高峰期已经过去的事实而导致陆潜的信任落空,害怕自己可能再也无法拍摄出锋芒毕露的作品,害怕这可能就是自己最后的机会。

害怕,让他缩手缩脚起来。

可是……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