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制片职责(2 / 3)

起。

也正是因为期待才变得患得患失起来。

陆潜对着管舟展露一个笑容,“放松,你应该记住,电影是导演的责任,演员很难改变电影的质量,所以,每位演员都难免拍摄几部大烂片,没有必要因此而背负心理重担。”

这是实话。

人们往往看到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演员,所以电影的成败全部都落在演员身上,但事实上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演员能够改变的事情着实太少太少,真正应该承担电影好坏的责任人是导演才对。

结果,侯晓川不紧不慢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我知道我应该负全责,你就没有必要再提醒了。”

哈哈哈。

周围众人都发出低低的笑声,试映会的气氛也跟着轻松些许。

放映,很快就开始了。

这还是陆潜第一次参加内部试映会,整个观影氛围稍稍有些不同。

>

一般来说,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是不能说话的,避免打扰其他人的观影体验;内部试映会自然也需要遵循这样的规则,但情况稍稍不同,因为他们需要对电影提出意见,所以注意到某些瑕疵或者问题的时候,难免需要交流。

严重的情况,放映会甚至会摁下暂停键,当场展开讨论。

在电影院,观众不喜欢一部电影可以提前退场,反正他们也就是浪费一张电影票而已,然后在社交网络上破口大骂宣泄情绪即可。

但在试映会上,骂骂咧咧之后却不能提前离场,因为这是一个数亿乃至数十亿的项目,他们不能就这样简单地放任投资打水漂。

目的和意义的不同,还是让试映会的观影体验稍稍不同起来。

“疾速追杀”的剧本,框架和脉络是由陆潜完成创作的,但是具体展开以及对话内容,则是侯晓川邀请自己熟悉的合作团队撰写的。

老实说,细节不够。

从故事主线来说,可以简单粗暴地总结为一句话,“你杀了我的狗,我杀你的全家”。

当然,这就已经足够,毕竟这就是一部酣畅淋漓的复古动作电影,重点不在于故事,而在于打斗和调度。

就好像“突袭”一样。

但问题就在于,“疾速追杀”不应该成为简单粗暴的“突袭2.0”,这不是陆潜构建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