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视角转换(2 / 3)

?这应该是陆潜话语里的深意吧?

陆潜只是蜻蜓点水地吐槽了一句,话语没有停顿。

“电影节和颁奖季需要实力,却也需要一点运气,强求不得,但对于艺术电影的发行和盈利,我有一个想法。”

陆潜的话语让纪叙的眼睛微微一亮,有些意外又有些激动,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期待着陆潜的下文——

其他人不知道,但纪叙非常清楚,陆潜不喜欢管理和经营的工作是事实,然而陆潜对于市场拥有先天的敏锐也是事实。

陆潜也没有卖关子,他对商业模式和运营确实缺少了解,而且也欠缺兴趣,但他依旧能够提供一些不同的视角和想法,由纪叙和修仲均来判定可行性。

“对于传统电影公司来说,他们都知道拍摄艺术电影是不赚钱的,所以大多时候都是用商业电影的盈利来贴补艺术电影的制作成本,反正艺术电影也不需要烧钱。”

“但这里有一个疑问,艺术电影的确不赚钱,然而却有电影公司源源不断地继续投资拍摄艺术电影,为什么?”

“对电影人来说,我们可能说想要创作艺术,但对电影公司来说,他们并不想。”

利益之上才是商人的本质。

>

纪叙的思绪跟着陆潜的话语转动,顺势提出了一个想法,“他们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名誉和荣耀,就好像打造品牌一样,用那些奖项光环来形成品牌形象。”

奖项,它所蕴含的利益远远不止是荣誉而已。

陆潜点点头,“对,也不完全对。”

“你可能会因为一位金册奖最佳导演而走进电影院,却不会因为流光影业拥有三百部金册奖最佳影片而无条件选择流光影业出品的电影。”

陆潜如此简单直白的话语让纪叙张了张嘴,终究没有能够反驳。

的确,奖项对于电影公司品牌形象至关重要,但仅仅依靠着一个理由就持续投资拍摄艺术电影吗?

显然不是。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颁奖季的概念,什么是颁奖季?颁奖季又是如何形成的?

所谓颁奖季,就是每年十一月开启,一直到二月金册奖为止的一个季节,因为大大小小的颁奖典礼数不胜数而得名,但现在颁奖季已经形成了整个体系,并且拥有了商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