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切入方式(2 / 3)

切入,制造出一种跟随镜头钻入演员毛孔之中窥探表情的细节和脑海里真实想法。

这样的视觉效果需要具有压迫感和侵略性,却又必须保持平稳和机械,悄无声息地影响观众的观影感受。

对于摄影组来说,这无疑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需要在每个场景寻找准确的拍摄点:

一是拉开距离的中景,二是形成框架的景别。

为此,陈慕和陆潜展开了刺刀见红的争论。

陈慕认为陆潜过于苛刻地要求摄影组来完成构图,那是因为陆潜不具备通过画面讲述故事的能力。

陆潜则认为陈慕完全没有理解“游客”整个剧本整个故事传递出来的信息,如此肤浅地对摄影做出鲁莽判断,这无疑是愚蠢且狂妄的。

>

你来我往的争论,最终还是陆潜说服了陈慕,那些看似机械式的构图,本身就是电影传达信息的组成方式之一,每一个场景都和剧本丝丝入扣地完美契合。

但随后陆潜提出的滤镜问题,就遭受到陈慕的强烈反对——

按照陆潜的构想,他希望电影能够叠加一层蓝色滤镜,制造出疏离冷冽的视觉效果,进一步增强冰天雪地的观感,悄无声息地为马文和陶丽的关系做出暗示。

但陈慕认为如此手法非常廉价也非常俗套。

滤镜,对于电影来说也格外重要。

简单举例,为什么有的导演拿起智能手机就能够拍摄出一部具有电影质感的作品,但普通人用同款手机乃至于专业摄像机却拍摄不出任何质感的画面呢?

构图和光线,这是至关重要的钥匙;另外就是滤镜。

在恐怖电影里,红色滤镜曾经红极一时,因为它能够带来一种复古而浓烈的色彩效果,特别是在铅黄电影里被广泛使用——

所谓“铅黄电影”并不是指滤镜,而是源自于意大利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铅黄色封面的惊悚恐怖神秘小说而衍生出来的恐怖电影,血腥、妖艳、诡异、华丽等等关键词都是它的标签,浓墨重彩的滤镜常常是首选。

而另外一类惊悚电影里,蓝色滤镜则非常普遍,因为蓝色往往能够制造出一种冰冷疏离的视觉效果,“咒怨”、“潜伏”、“招魂”等等都是如此。

一个正确的优秀的滤镜,能够通过颜色传递出不同的心理感受,这对电影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