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实地拍摄(2 / 3)

啊啊啊!

喊着喊着,就无法控制地热泪盈眶,但笑容依旧在嘴角绽放,就好像疯子一样。

对于陆潜来说,这确实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他必须在曾远文的年龄和外型短板以及曾远文的表演质量强项之间做出权衡。

>

虽然后续试镜也遇到多位年龄更加合适外形更加契合的演员,但陆潜脑海里始终对曾远文的情感处理留下深刻印象,反反复复斟酌考量的最后,陆潜还是做出了选择。

当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不过,陆潜的性格是不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既然经过深思熟虑做出决定,那么全力以赴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因为风险的存在而裹足不前。

演员阵容陆陆续续敲定下来之后,陆潜又和纪叙忙碌起来——

和“突袭”一样,他们需要为“游客”寻找一个合适的拍摄场地。

电影里至关重要的雪崩部分,这需要电脑后期制作,剧组显然不可能制造出真正的雪崩;但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陆潜坚持需要进行实地拍摄,而且这一点对于“游客”这部电影的重要性,比此前两部电影都更突出。

在电影工业高度成熟的现在,其实所有一切都可以在棚内完成拍摄,剧组可以搭建出以假乱真的布景,电脑特效可以满足导演脑海里的一切幻想,以至于越来越多商业大片全程全部都在棚内完成拍摄。

因为如此一来,可以避免围观群众的干扰,可以避免天气和环境的影响,而且演员们全部都可以朝九晚五地按时上下班,避免演员们的抱怨、迟到以及种种困难,一切都可以在兰川完成,就好像度假。

但依旧有着一小部分导演在抗拒这样的制作方式,陆潜,就是在此行列——

度假?

拜托,这是拍摄电影,不是度假,也不应该是度假,剧组不仅不能为了安抚演员而让他们置身于一个舒适环境,恰恰相反,根据电影的内容和色彩来看,有些时候就必须让演员置身于“痛苦”的环境里。

想象一下,导演在拍摄一股亚马逊丛林探险的电影,真实的亚马逊丛林是有数不胜数的昆虫和陷阱的,温度的闷热、空气的潮湿、土地的泥泞,这些“烦人”的东西全部客观存在。

如果在摄影棚里完成拍摄,演员们就完全感觉不到这些后期电脑特效才会制作出来的东西,那么演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