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病毒营销(2 / 3)

是有意识营造出来的假象;当然,暗暗推动新闻事件发展方向的关键信息,也全部都是他们放出去的,但尽可能避免雇佣水军,因为他们需要尽可能保证事件的“真实性”。

这一切,都是陆潜一手策划的。

时代不同,宣传方式自然也不同。

制片公司绝对不能承认电影就是“纪录片”,因为观众足够聪明,他们一看就知道这是电影公司的宣传伎俩,虽然能够吸引一些好奇心旺盛的观众进入电影院,但整体而言,宣传效果远远无法达到预期。

相反,他们需要竭尽全力和现实撇清关系,现实是现实、电影是电影,他们制作这部电影远远在现实事件的前面,只是自己虚构了一部作品,然后现实案件才发生的,剧组也完全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划清界限的动作,反而是刺激观众们的好奇,赋予电影一种预言者的角色,进而吸引观众们走进电影院,试图从电影里寻求真相,从而解决现实生活的谜题。

>

网络新闻越热闹,“解除好友”剧组就需要越低调,他们需要保持耐心保持淡定,让这场病毒营销的热潮再汹涌一些再持久一些。

至少前期是如此。

六月十三日,周五,“解除好友”兜兜转转一大圈之后,终于得到了登上大屏幕的机会,而且还是在独一无二的穹顶影院。

从某种角度来说,“解除好友”的起点就在伯溪大道,这应该是无数导演无数电影梦寐以求的绝佳机会,无疑是一份荣耀。

唯一稍稍遗憾的是,剧组着实没有资金举办一场首映式了,不要说动则挥霍上千万的盛大首映式了,哪怕是成本五十万级别的小型首映式也没有办法,但小成本的独立电影就没有必要计较这些**了。

能够在大银幕看到这部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今晚,是第一次,对于两个时空里的两个灵魂来说都是第一次,自己拍摄的电影长片,首次登上大银幕。

这种感觉,有点奇妙,很难准确形容:紧张、期待、忐忑、激动、恐惧、雀跃,应该都掺杂了一些。

因为到这里,导演的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接下来的事情就将交给观众——观众才是唯一拥有评判权的人。

每一部电影都是如此,注定有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