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事无巨细(2 / 3)

结果她愣是没有看出任何名堂,导演却敏锐地抓住如此多细节,那种震撼与冲击是远远超出其他演员的,以至于她的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

有些紧张也有些亢奋,有些崇拜又有些雀跃。

难道,这就是全部了?

还是说,导演还看到了其他?

果然——

“阿一,灯光需要调整。”

正在向纪叙吐槽陆潜的鹰眼如此锐利的苏子一,肢体动作稍稍僵硬了一下,然后意识到不是自己背后说坏话被抓包,马上就恢复常态,直接跳了起来。

“哪里?怎么可能!”

倒不是说苏子一太过自信拒绝接受批评,又或者不相信陆潜的能力,而是他的个性就是需要坚持自己的立场。

特别是在剧组,对于自己的专业,他必须找到自己的声音和观点,他必须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据理力争,否则没有人会搭理他的意见,这是他在剧组实习所学习到的第一条经验。

当然,争论过后,如果对方能够拿出合理的说法,那么他也会马上心服口服地低头——这也是专业的表现。

>

而且,现在的灯光是他们经过多次反复商议与调整确定的方案,怎么可能第一场戏就被直接推翻呢?

“琉璃和南勇的灯光都不够细节。”

陆潜的思路却非常清晰,绝对不是信口胡言。

“南勇的房间,灯光太冷了,这符合惊悚电影的氛围,但是太老套也太模式化了;而且不符合南勇的性格。”

在经典惊悚电影里,冷色调是惯用套路,带来一种阴森清冷的视觉效果——

当然,经典自然是有经典的理由,如果反套路地采用暖色调,观众却无法入戏,那么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在“解除好友”里,陆潜也没有准备反常规地做出格尝试,冷色调依旧是首选。

不过,电影全程通过电脑屏幕呈现,屏幕自带的蓝色冷光效果贯穿始终,却是一层先天性的滤镜,导致六个房间的画面同质化严重,很难感受到不同空间不同角色的差异,视觉效果层面必须做出变化。

陆潜和苏子一深入讨论过相关问题,也寻找到了一些解决办法,但现在看来,陆潜并不满意。

“南勇的性格?你的脑海里有什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