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别起刺(1 / 5)

(降温了,重庆的天气啪叽一下就冷了,大家注意保暖莫要感冒)

经过一番公开平等的友好交流,张铁军和市里达成了共识,他出钱,渝城这边出力(摇旗呐喊),进行若干项目的合作。

开玩笑。

张铁军会在两年内帮市里协调城市规划中五座大桥以及附属道路的资金。

市里规划中的两江大桥一共有十一座,张铁军只答应了五座,毕竟钱是要还的,是低息贷,具体还款方式到是可以协商。

张铁军除了国家划拨的五块土地外,又拿了打铜街,十八梯,伍家巷和南岸一大片土地,包括老街和一些历史建筑。

代价是两座大桥和一条从弹子石到鹅公岩的沿江公路。

加上这两座大桥,那就是将要新建七座跨江桥,建成以后已经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解决市区的交通问题了。

“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张铁军对刘市长说:“现在市里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越来越紧张的居住和越来越拥挤的交通,对吧?”

刘市长点头,看着张铁军。这个还用说?

“这几年,尤其是市中区这边的变化相当大,”张铁军说:“盖楼成为了一种潮流,市里也在建,市直单位也在建,大小企业都在建。

可是,我就是有点奇怪哈,为什么不趁着这股大家都要盖房子的风,把一些企业单位从市中区迁出去呢?

他们要盖楼得市里批准吧?得批地办手续吧?直接在江北规划好的地块给他们划一块不就行了?两边都得到解决。”

“还能这么干吗?”

“为什么不能这么干呢?市中区就这么大,只会越来越挤,往外疏散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那为什么不能这么干?

保留商业和一部分居住,还有一部分市直功能,把没必要的企业单位,小工厂,一部分居住条件特别恶劣的市民迁去江北,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其实不只是市中区,我认为九个区的工厂单位都应该考虑考虑搬迁的问题了,这是早早晚晚的事情,先腾空,再回来考虑城建不是更好?”

“那,需要的资金可不是小数目啊。”孙书记搓了搓下巴,看了看刘市长:“要是把企业工厂都往外挪……你说是不是?”

“原址可以变现。”张铁军说:“那边给一块地,这边的土地让他变现,这不就解决掉一大块了?”

“这到也是个想法。”孙书记点了点头,琢磨起来。

“这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