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军心民心(2 / 4)

扬锋汉起 宇十六 1586 字 2023-03-12

算。”

这个念头在营救偃师百姓的时候杨安玄便有了,偃师城十万百姓在秦兵面前束手听命,杨安玄深以为憾。

将来胡兵南下,单靠数千郡军不可能抵挡,若能将百姓组织起来,面对来敌时有勇气抗争,套用伟人的话,打一场人民战争,那便有了胜机。

司马赵田将杨太守在府衙大堂上的话带到军营,立时欢声雷动。不少兵丁激动得热泪盈眶,从今往后,当兵吃粮不再是苦役。

杨太守决定于各乡兴办庠学的消息在汝南掀起狂澜,乡间三老得了县衙的通知,张罗学舍之事,官府派人宣告,入学不用钱粮,只需送给老师两条腊肉干,不少人动了心思让小孩入学。

商贾捐资百石以上助学者便可让子侄入学的公文张贴,短短半个月时间,汝南郡各县共计收到粟米两万八千余石。

在汝南商贾心中,杨太守是难得的好官,不轻视商贾,愿为商贾立碑扬名,这次又让商贾的子侄有资格入学,捐些钱粮算什么。

缴获的黄金、募集的钱粮化成涓涓溪流,滋润着汝南大地,对于汝南百姓来说,官府给粮募工兴修学校,这可是关系到自家老小的大事。

寒族子弟盘算要不要应聘教师,普通百姓打听着送小孩前去读书的手续,笃足了劲多垦几亩地,让一家老小不挨饿受冻,年轻人却打听郡军什么时候募兵,乡间组织的护乡队要不要参加……

具体如何施政自有辛何、赵田、邓远以及郡中大大小小的官吏施为,杨安玄密切关注着朝庭平叛的消息。

浔阳结盟的消息传来,杨安玄知道历史大势并未因为自己出现发生太大的改变,父亲入主襄阳即成事实。

乱世纷争,各凭手段,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置身其中,都要做好应变的准备,杨安玄深知穿越人挨了刀箭同样会出血、同样会身死。

历史车轮的惯性不是杨安玄现在所能改变的,不过杨安玄在尽力地施加影响,不能改变大势,至少能改变一两个人的命运,有一个人的命运是杨安玄必须出手改变的,那便是他生命中的贵人郗恢。

可以说杨安玄得以快速成长,郗恢的助力最大,若没有郗恢将他定为上中品,他便没有机会前往京城,也就没有以后的机遇。

按照正常的发展,他至多被定为四品,在州郡谋个八品官,即使有机会也不会超过七品,随着乱世的到来四处飘泊,命不由己。

杨安玄记得史书中记载郗恢在扬口被殷仲堪所害,时间应该是在明年。杨安玄决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