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生产,差距(1 / 3)

第一台随身听的成功,令每个人都异常激动。

因为这是大夏第一个,可以自己生产出来的随身听,意味着外国的随身听不再是唯一。

李庆祥一连说了几个好字,很少有这般失态的时候,表达着内心的激动和高兴。

江枫的心情,同样如此,只是略微遗憾,生产其余部件的那个钢铁厂,目前还在想办法攻克核心机器那部分,尽管这东西,有结构图,但想造出来,也是有难度的。

不过,江枫相信,用不了多久,肯定能制造出来。

那时,生产机器变多了,随身听的产量必然会爆增,满足所有市场。

李庆祥待了一会,知道随身听生产没问题后,带着一众领导们离开了,焦先平则拿着第一台随身听,进行性能测试。

几位大学生们,开始对招收来的那些员工,进行生产培训、组装培训等等。

眼下仅有一台生产机器,虽然不能同时满足所有人,但轮着使用也是够用的。

很快,机器运转,在几位大学生的指导下,工人们开始尝试操作,进行生产。

然后剩下的人,按照教授的进行组装,组合各种零部件。

大家分工明确,一个小时,造出了七八台。

这还是不够熟练的情况下,一旦熟能生巧,一小时里生产十几台,绝不在话下,甚至更多。

江枫拿上一台自己厂子生产的随身听,去接丫丫放学了。

把生产的事情交给了焦先平和几个大学生。

傍晚的时候,几个在随身听厂工作的人,把生产出来随身听的好消息,告诉了村里人,不少村民全都跑去恭喜江枫。

江枫则用刚生产的随身听,给村民们播放歌曲听。

一时间,所有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夸赞江枫厉害,能生产出如此的好东西。

倒计时:3天!

随身听厂内的一个会议室里,

江枫、焦先平、以及几位大学生,全都坐在了椅子上,商讨定价问题。M.

关于生产成本,在几位大学生的计算下,大致有了一个数字。

他们也给出了自己所认为的价格。

但最后,随身听卖多少钱,还是要由江枫说的算。

江枫根据成本,心里有一个大概的价格,可到底要定在什么价位,他更想通过矮国的随身听来最终定价。可惜黄玉和孔二狗还没回来,关于矮国随身听的价格,他并不是特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