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刻在骨子里的种田基因(1 / 3)

这话可不是吹牛。前期进入种植基地,也就是村民口中的农场工作的,也就那一百来人。

不但要的都是身强力壮的,有种植经验的,还要有文化的,能使用那些农机或者能学会的。

这一百多人,每个月拿着三千块的底薪,外加奖金。听说到了年底,还能有一笔额外的奖金。

不过这就是传说了,毕竟种植基地还没有迎来第一个年底。

但是种植基地不能就这一点人,广袤的土地都等待着开垦的呢,这第二批招收的一百多号人也已经工作一个多月了。

这一批的人就是年纪稍大一些的了,但是也都是好手中的好手,工资待遇一样是三千块。

听起来,三千块工资不算高,但是真靠着种庄稼为生的农民,伺候一年土地,一亩地一年也没这么大的利润。

何况春播秋收,锄草浇水施肥,这都是要一点点做的。那地里可不会平白无故地自己长出粮食蔬菜。

何况农药化肥的,也都是钱。

这一年下来,一亩地真的是没有多少利润。否则也不能那么多人趁着农闲的时候出去打工,还有那么多年轻人宁可打工也不愿意留在家乡。

种植基地这边虽然给的工资算不得太高,但是也不低了,还能让小韩村周围的几个村子的人就近就业。

就看大家这么踊跃地报名就知道是好事。

而且这些村民里居然还回来了两个大学生,都是农学院的。学了这个,也没能在自己家搞起来,现在听说村子周围的荒地被利用上了,两人又回来了,还顺利在种植基地找到了技术员的工作。

最近种植基地又开垦出来了一大块地方,也就预示着又要招人手了,这些人怎么能不激动。

不过这次招的人不多,只要五十,而且尽量紧着没有人在种植基地就业的家庭。

好事总不能只可着一家。

所以这家里有人上工的,还是家里有人想要上工的,都很积极地送来了不少吃食,自己钓的鱼,自己喂的鸡,自己下的蛋……自己家鸡下的蛋。

浓郁乡村气息的饭菜很快就凑了一桌子,几个老爷子都惊呆了。

“行啊,阿澈,你在这里还真受爱戴啊!”

“都是村民们厚道。”苏澈笑道,“韩支书,村里家庭困难的,都可以安排一下工作,咱们家也不光是农场,有愿意到市区去的年轻小伙子,问问安保愿不愿意做?将来那边拆改的小区可是需要不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