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禔嫡福晋68(1 / 2)

一晃眼过了五年.康熙37年.

西北税银稳定,每年都有千万两白银送往京城。

更有四阿哥记得清清楚楚的账册,送回京城。

即便太子还想将胤禔带回去,又因皇上满意此事一直被按下。

且说胤禛做事本就认真。

从来到西北就没有一日闲过。

西北的内政基本上都由胤禛接手。

苏酒自然也不会亏待他,老四孤身一人前来西北,不管有什么打算,看在以往的情份上,对他的衣食起居都关照有加。wap.bΙQμGètν.net

四季衣裳,一天三餐,外加早午两餐茶点,完全按照幼儿园的标准.

将老四照顾周到,唯恐这个事业心极强的老四累垮身体。

这么实用的公务员,苏酒怎么舍得将它累坏?

自然这待遇提了上来。

*

就这样无心算有心,胤禛除了第一年回去一次,在西北一待就是五年.

连四福晋生孩子都未回去.

可谓是尽心尽力.

这让苏酒看在心里,已经传讯回去,好好照顾四福晋及弘辉阿哥,必要之时帮一把手。

这几年太子妃瓜尔佳氏,肚子迟迟没有动静.

太子压力也极大.

皇上对太子日益不满,身为皇上的嫡子,到现在没有嫡孙,汉人一脉许多臣子都不服.

太子急需一个嫡子稳固自己的地位.

恰巧同一时期成婚的,四福晋福星高照早生了一个嫡子。

就是这个嫡子的出生,彻底惹怒的太子。

太子派信传给四阿哥,"四弟因何没有将西北的情况汇报给孤,莫不是忘了四弟妹和弘辉侄子还在京中"?

太子打算给老四一个颜色看看.

又想起老四是佟皇贵妃的名下的皇子,怕是早就起了外心。

便派人将胤禛的嫡子,引进荷塘边制造出意外落水。

若不是苏酒派人关照,弘辉侄儿早就夭折。

苏酒才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人.

这事儿自然是早早的告诉胤禛.

胤禛领这个情,剩下的五年忠心耿耿在西北做事,如今已经是西北的二把手。

*

朝中

皇上与太子的关系越来越僵.

直到皇上再次下江南,遇到刺杀。

太子得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