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2 / 4)

商品潜移默化地同化它,仅眼下这些还远远不够。”

朱婉清无语:“李叔,你不也闲着没事?”

“嗯?”

“……好吧,问题是我出门在外,跟家里又联系不上。”朱婉清无奈,“就算想到了也无法执行啊!”

李青点头:“不急,时间还长你慢慢想,你只管民间贸易,朝廷官方那边我会安排宏儿。”

李雪儿疑惑道:“满剌加终究是个小国,咱们在这边赚得多、花的少,长此以往下去,未来满剌加怕是都要没银子了。”

“你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李青轻笑点头,“确实,一直如此,满剌加终究有一日会因入不敷出越来越拮据,不过这一天还很遥远,至于没银子……那才好呢,他们财政紧张之时,才是大明丰收的季节。”

“啥意思?”

“**上的事少打听!”李青盯了她一眼,道,“你回避一下。”

“我……”李雪儿气结,“我娘能听,我为啥不能听啊?我一女子还能如何?”

“去歇着吧。”朱婉清也说。

“……”李雪儿愤愤不平,却也无奈何。

待小妮子走远了,朱婉清这才问:

“李叔,你的意思是……用经济控制他们?”

“不错,汉人的乡土情结太重了,移民政策搞不起来,设立宣慰司也作用不大,旧港就是个例子。”李青遗憾,叹了口气,道,“以经济控制,是成本最低,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朱婉清沉吟道:“李叔,你想把满剌加放在什么位置上呢?”

“港口、粮仓!”李青道,“这里的气候你也看到了,比之大明好了太多,你别看满剌加还不如交趾,其实这只是因为开发不到位,这里的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且地理位置特殊,是个非常有潜力的国家。”

李青蹙着眉,说:“大明的气候在走下坡路,人口却还在往上走,虽有宣德薯、永乐豆,但在如此庞大的人口下,闹饥荒的情况很可能发生;

况且,眼下工商业发达,对农耕的影响并不小,丝绸需要种桑,胭脂需要种花……耕种亩数减少了,粮食产量自然会降下来,这些不可避免,不过,拿着钱却买不到粮食的情况必须避免!

不然,走工商业这条路,就是个笑话!”

朱婉清缓缓点头:“李叔做这么多,其本质还是让百姓活下去,对吧?”

“是啊!能吃饱饭,百

姓就知足了,江山亦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