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都习惯了(2 / 4)

:“臣也是一心为了大明,他日若皇后娘娘诞下嫡子,再改回去也就是了。”

朱见深依旧眸光冰冷。

姚夔硬着头皮又说:“当然,若不是龙子,是公主,那自然没必要…呵,呵呵……”

刑部尚书陆瑜附和,工部尚书白圭声援,以及一些侍郎、主事、员外郎,都十分赞同。

朱见深依旧不说话,就那么看着这些人,御案随时有掀飞的风险……

渐渐地,声援声越来越小,最后整个大殿寂静下来,谁也不说了。

他们知道这么做很过分,毫无疑问,第一个怀龙种的女人,多半是皇帝最爱,但越是这样,他们越有必要逼迫皇帝妥协。

若是这种事皇帝都可以妥协,那以后,皇帝可妥协的余地会更大。

所谓君臣斗争,说白了就是针对权力的拉锯战,你强我退,你退我骑脸……

朱见深自然也明白,所以即便不为万贞儿,他也不会妥协,因为只要妥协,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事要妥协。

可他现在又实在没能力翻脸,扶着御案的手哆嗦了许久,却终是没有掀。

朱见深知道说狠话没用,干脆就不说了,看他们说……

就这么看着……

接下来的半个多时辰,朱见深一个字都没说,不管群臣汇报什么,他始终都是沉默。

群臣不怕朱见深发飙,更不怕他骂人什么的,哪怕是受处罚,也无甚打紧,他们习惯利用自己的‘弱势’,来博取同情,制造舆论。

下大狱,打廷杖,反而证明他们直言、敢言,不仅能换来好名声,还能给皇帝施压,最后照样继续做官。

大明的官员,九成九是不怕挨打的,甚至有人求着挨打,不是骨头**,而是这一招真的好用。

除了朱元璋、朱棣不讲武德之外,一般来说,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并不会受到严惩;

甚至有不少人,被打一顿板子后,立时声名鹊起,被仕林人士夸赞,崇敬……

在这种风气的演化下,皇帝挨骂是常有的事,除非皇帝彻底奴役臣子,臣子骂一个,皇帝杀一个,

将百官乃至天下官员视作家奴,才能杜绝此类事件!

可那样的话,就真的没人敢言,敢说真话了,处处充斥着阿谀奉承,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不可估量的灾难。

且历朝也没这种先例,哪个汉人皇帝不挨骂?

都习惯了。

挨骂的习惯了,骂人的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