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憨憨,该喝药了(2 / 4)

始几天还真不习惯,不过现在好多了,于我来说,这里才家乡故土。”

顿了下,叹道:“不过,照这个局势发展下去,终有一日我这一脉会被交趾同化,成为地地道道的交趾人,恐怕无法长远为大明做事。”

“没关系,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李青轻笑,“这样已经很好,哪儿能什么好处都让大明得了去?”

“昂,说的也是。”朱高煦闷闷道,“我就是给你提个醒,至于怎么做,我也管不着你。”

~

象棋取来,二人对弈。

两人边聊边下,不过大多都是朱高煦在说,人上了岁数,难免喜欢缅怀过去,话也多了些。

李青只充当一个聆听者,偶尔接上一两句话,其实……他也喜欢缅怀过去。

轻松惬意的生活,没有记忆锚点,所以感觉过得很快。

眨眼,已是秋去冬来。

这么久的时间,李青也就记住个吃月饼。

今年的金陵稍好一些,气温下降的不是很厉害,第一场雪迟迟不下,偶尔下场小雨,大多都是大晴天。

这样的天气很舒适,午后靠在院里躺椅上,眯着眼晒晒太阳,困意来了就睡会儿,舒服得骨头都软了。

不过人是舒服了,却苦了地里的庄稼,今年的粮食产量定然会下滑不少。

好在不算太糟糕,冬至前夕下了场大雪,次日醒来,都漫过脚踝了。

大冷的天儿,李青懒得动弹,但在小老头的逼迫下,还是去准备了饺子馅儿,然后拉上大家伙儿一起包饺子。

不过,吃的时候一个赛一个能吃,干活的时候,就没几个人乐意了。

朱高煦:“让我一个八十岁的老头子包饺子,这合理吗?”

朱祁镇:“先生你是知道我的,我和面都够呛,这技术活干不来。”

朱婉清:“李叔,我还是个孩子呀。”

不得不说,姓朱的没几个好东西,尤其是眼前三个;但李青也没那么好说话,除去一个老的,再除去一个小的,逮着中间的狠揍一顿。

屋里燃着炭盆儿,暖烘烘的,一群人东歪西倒,下棋的下棋,聊天的聊天,也就钱氏勤快,帮忙包了不少。

冬至吃饺子,但李青更想吃火锅,于是就折了个中,吃火锅饺子。

钱氏母女一桌,一群大老爷们一桌,吃吃喝喝,吹吹牛皮,又有爷孙掰头的好戏,冬至就这样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