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官场风气变了(2 / 4)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青红 1341 字 10个月前

,“人家乐不思蜀,你倒还急上了。”

于谦苦笑:“我不是迂腐,只是……唉,太上皇总不能一辈子待在草原上吧?

落叶要归根啊!”

“嗨~你是说这个啊。”李青恍然,“他才二十出头,且活呢,等他上了岁数,亦或想回来时再接回来也不迟;

鞑靼留着他没啥用,他只要想回来,鞑靼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嗯……也罢。”于谦叹了口气,不再为此事纠结。ъΙQǐkU.йEτ

太上皇生活滋润,他不想回来,且不回来对朝局也有正向影响,于谦自不会强求。

“海商份额的事已落实下去,现阶段,民间的手工业技又开始复苏了。”于谦道,“这是好事,不过也有不好的。”

“什么不好的?”李青问:“赋税?”

“嗯,不过不是商税,而是田赋。”于谦说。

李青眉头一皱,冷笑道:“好啊,我正想着手田赋呢,他们倒是先下手了,说来听听。”

于谦沉吟道:“他们称富绅地主承担赋税太重,甚至难以承受,旱涝不保收,他们都快雇不起佃户了。”

顿了顿:“更有甚者,危言耸听的称佃户失去活计,便会闹动乱,威胁大明根本,实在可恨。”

“他们的诉求是什么?”李青问:“还有,皇上怎么说?”

于谦端起茶杯喝了口,这才继续说道:“他们提出两条方案,一个是以以往赋税为标准,三七开,皇上不同意;

他们又提出,恢复洪武祖制,重新收人头税,然后……”

“皇上心动了?”李青问。

“嗯。”于谦点头:“据户部统计,现我大明已有一万万,又一千五百万人,若是恢复洪武祖制收人丁税,每年赋税着实惊人。”

顿了一下,道:“不过,被我和王直、胡濙劝住了。”

李青笑了,讥讽道:“这都什么年月了,还洪武祖制呢?

都老掉牙了还**脸说,真是不知所谓,田赋十不足一,都这样了还想多占,真是没谁了,依我看,就得涨涨田赋。”

于谦有些无语,不过也习惯了,李青大逆不道不是一次两次了,他都懒得再纠正。

反正说了也不听,听了又不改。

“摊丁入亩是在永乐朝施行的,这才短短数十年,人口暴涨几千万,足以证明这项国策的重要性。”李青道,“当然,新作物也有很大功劳,可一旦恢复洪武祖制收人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