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英雄迟暮(2 / 4)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青红 1627 字 10个月前

于谦都惊呆了,他没想到事情进展地会如此快。

暗道:还得是李尚书,还得是……不讲理啊!

他的三观都快动摇了,还能这么玩儿?

做大官的快乐,于谦体会不到,但他感觉到了。

要想有作为,唯有当大官!

福.建事了,李青也玩得差不多了,对着布政使、指挥使一顿狂喷后,严厉警告:暂时将功抵过,不予追究过失,但要是倭寇再来犯,将再无回转余地。

二人唯唯诺诺,也不敢邀功,一个劲儿赔着笑脸。

……

四月底,李青来到浙.江。

布政使、指挥使、按察使……一众官员,尽皆到来。

李青如法炮制,继续采用不讲理战术——要么把倭寇剿除干净,要么在座的各位,去见阎王!

这么好做的选择题,浙.江地方官自然知道如何办,当下便马不停蹄地去办了。

之所以这么顺利,都归功于唐赛儿叛乱,朱棣大开杀戒,如若不然,李青这一招,还真不见得这么好使。

地方官吏清剿倭寇热火朝天,李青却优哉游哉,带着小妾游起了西湖。

眼下虽过了阳春三月,但依旧是游西湖的好时节。

李青租了艘小船,荡漾在湖面上,听琴弄曲儿,下棋垂钓,好不快哉。

……

大半月后,浙.江倭寇尽剿,李青转战江.苏,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好用。

何况,福.建、浙.江两省的剿倭行动,都完成的很好,江.苏地方官还能说什么?

只能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全力剿寇!

李青继续游玩,逛灵隐寺,游姑苏园林……

~

五月下底。

朱棣的圣旨来了,召他即刻回京。

李青没办法,只得将事务交给于谦、小李子共同完成,自己带着三女赶赴京师。

他隐隐有种不详的预感,京师多半是又闹腾起来了,而且闹腾的还不轻。

说到底,还是朱棣老了啊!

不仅是他老了,那些善战的大将也老了,不说久远的开国功臣后代,就算是靖难功臣后代,也没几个能拿的出手。

这些功臣的后代自成一系,享受着父祖辈的福荫,却没啥本事,俨然和官绅无异,甚至能量之大,犹胜官绅。

随着发展,他们的利益逐渐和文官世家一致,渐渐地,勋贵已经无法用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