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郑和下西洋(2 / 4)

师后,李青继续朴实无华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发珍惜眼前人,就连老和尚,他偶尔都会给予关心。

比如:有时去寺庙看看,这厮死了没。

浙西的洪水被妥善治理,清淤还田事宜进行地有条不紊,修书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一切都在往好的发展。

这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可以切身体会的到。

不过,大明几乎处处开源,没有节流,国库是日益吃紧。

在小胖、李青、夏原吉等人的周旋下,勉强还能支撑。

当然,能支撑的条件,让很多文臣都不满意。

因为,在几人的建议下,加重了江南数省的赋税。

虽然洪武朝南北榜之后,大明官员不再被南方士子垄断,却也没好多少,大明的官员七成以上,都来自江南。

尤其以,江.苏、浙.江、江.西,这三个省份为最,三省加一起,几乎顶得上半边天。

这一波操作下来,李青的名声又臭了,御史言官对他的弹劾层出不穷。

但李青根本不在乎,不爽了就休息两天,而朱棣对弹劾李青的奏疏,也只有一种处理方式。

——留中不发!

言官见弹劾李青无效,一气之下,弹劾起朱棣来了,弹劾他破坏太祖禁海的祖制,弹劾他劳民伤财的修书……弹得是个不亦乐乎。

朱棣起初不以为意,但随着言官的越弹越凶,他也有些吃不消。

这玩意儿,不亚于后世的网络暴力,朱棣堂堂皇帝,哪会惯着这些键盘侠,于是抓了几个典型。

他倒也没有治大罪,只是罚了廷杖二十,怎料,这些人体格太差,二十廷杖下去,竟一命呜呼。

对此,朱棣深表歉意。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永乐四年五月,明军平定安南。

出乎意料的是,安南王室成员都噶了,彻底绝了后,没人可接替王位。

于是乎,在安南使臣、朝廷百官的请愿下,朱棣勉为其难,同意将安南收入大明版图。

赐名:交趾!

共收四十七州,一百五十余县,六百余万人口!

将安南纳入大明,除了版图大了,人口多了之外,以后下西洋也有了中转站。

便于就近取得补给,可谓是意义重大。

朱能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得了重病,尽管李青极力挽救,也只为其续了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