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父子和解(2 / 4)

文臣想的就多了,他们确实想让太子即位,但在这个最是讲究礼法的时代,皇位哪能轻易禅让,父死子继才是正统流程。

诚然,历史是有太上皇的,但李世民是逼宫李渊,李隆基也是逼宫李旦,后来李隆基自己也被逼宫做了太上皇。

虽然被史官美化了,但懂得都懂。

况且,一旦开创这个先例,后果极其严重,大明以后少不得还会出现逼宫戏码。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一天不驾崩,他的意志就在,重武轻文的战略发展就不会改变,这一点,文臣门清儿。

让朱标提前上位,于他们而言并无半分好处,要是万一父子俩再闹气矛盾,导致改立太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上次朱标搬去王府,许多文臣可是哭了半宿,只觉得天都要塌了。

李青轻叹一声,也加入了反对浪潮,他倒没那么多想法,只是单纯的为朱标着想。

不能再给朱标增加负担了,他真快顶不住了。

见所有人都反对,朱元璋也明白这样可能会为大明带来负面影响,索性不再坚持,看着一旁的儿子,笑道:

“标儿,你再忍几年。”

“……”朱标心累苦笑,有心说难堪大任,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他,没得选!

寿宴散后,李青找到朱元璋,严肃道:“皇上,臣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朱元璋眉头皱了皱,“你想说标儿身体不好是吧?”

“嗯!”

“少来这套。”朱元璋不悦道,“咱老了,没几年好活了,日后整个江山都要他来背,这才哪跟哪儿?”

李青问道:“皇上,你认为是臣的医术好,还是太医的医术好?”

“你。”

“那皇上为何不听臣的诊断,反而听信太医诊断呢?”李青叹道:“皇上,这些年来,你可曾见太子笑过?”

朱元璋不说话了,脸上露出一抹自责神情,“咱知道标儿苦,咱何尝不心疼,但当皇帝哪有轻松的啊?”

他苦笑不已,“咱老了,没几年好活了,咱不怕辛苦,若是可以,即便是干到死,咱也不忍累着标儿。

可咱又不能为他遮一辈子风雨,早些让他全盘接手皇帝的差事,日后他上手难度就少一些。

于他,于国家,都有莫大的好处!”

朱元璋说的情真意切,“咱不仅是皇帝,咱也是父亲,哪有父亲不疼爱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