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全面种植土豆(1 / 3)

孙伟亮、孙伟红两兄弟,两个人本就勤快,也一直怀着感恩的心,因此对手下也是这个要求。

每晚下工前,兄弟俩都要互相提醒一下,第二天的农事安排。

饭吃得饱,衣服穿得暖,下人们也没怨言。

要是能这样过一世安稳的日子,倒也不错。

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每晚打开自己的木箱,看到里面有属于自己的衣服和铜钱,内心的那种满足感无法言说。

又有季婆子和叶南吉结为伉俪的先例,一个个心底又都升起了新的希望。

不怨干得累,就愁没事干。

美妆作坊勉强搞起来了,接下来苏晓宇打算把肉脯作坊转到公子的庄子里去。

因为公子的庄子里可以东西向无限延伸,那一带田地不受当地百姓欢迎,大多是浮沙所聚,土膏最贫瘠,收获仅半。百姓宁愿让它荒芜着,而不愿意种植。

既然如此,那就建作坊好了,以前公子不是怼自己的烤房感兴趣吗?还让在他县城的宅子里搞了一个。

现在就在这里为他建一个大的烤炉,不烤肉脯的季节,还可以做烘焙食品。ωωw.

还有,干脆就抱大腿好了,顺便招点人,制作双面绣,成品卖给洋人,不等于又一条丝绸之路吗?

苏晓宇想法很多,但民以食为天,跟公子庄子里的管事说了,先把烤房做起来。

然后这个季节,就可以指导百姓种植土豆了。

其实去年第一季的土豆大多卖给了建江堤的工地上,剩下的卖给了附近的老百姓,给他们做种子。

到下半年的时候,收获的土豆大多留了下来,就为了给靖州的百姓做种。

而且大多数土豆都被公子收了去,这时候该提醒官府,可以卖给百姓种植了。

苏家村、刘家村这一带,苏晓宇只要透露点风声,百姓们自然就会一个传十,十个传百,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传开来。

或者,苏晓宇只要让下人带上种子,自己亲自下到田头,邻居们就会以样学样,不到一个时辰,全村人都种上了。

然后周边的周边,再加上亲朋好友,很快也都跟上。

现在,在百姓心目中,想要发财就要跟好苏姑娘。

不服?

那好啊,你要能用一年时间既能买上几百亩地,又能建房子,建庄子,你要有这本事,我们也跟你。

当初都是一起逃荒过来的,同样的一穷二白,人家做到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