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未解的消息(1 / 2)

公子最近很烦,父皇的书信一封又一封,母妃也接连送来消息,说父皇已经定下期限,如到期未有合适定亲人选,将会直接指婚。

京城都知道,二十八皇子被封地为荆蛮之地,四野多荒田,每年风潮不断,十年九灾,因靠近江海,海盗上岸是常事。

这样的封地,谁家还敢把嫡女送上门来?

愿不愿意结亲是一回事,被人嫌弃是一回事,公子很是恼火。

于是将父皇的信搁置一边,打算好好管理封地。

公子的封地不大也不小,甚至跟在京城的几个被封为王爷、郡王的皇兄比,还应该算是大的。毕竟京城之地寸土寸金,而这边“四野多荒田”,连普通百姓都没几个愿意来此定居的,面积再大,又能算什么。M.

整个明州都是公子的封地,按理说,公子的国公府里应该建在明州,可秦大师在整个明州四个县巡视一番,却说看中了滨临江海的靖州。

因为靖州离江海最近,所以历年受风潮影响最大,百姓要选最适宜之地而居,必然远离江海。

因此在明州四个县之中,靖州是人烟最稀少的。

但是每年风潮带来的,也不全是灾难。风起云涌,巨浪滔天,会裹挟来许多泥沙,根据记录,近几年来,靖州的沙滩每年新涨两万多亩。

因为人烟稀少,百姓种植能力有限,滩地每年上涨,并没有带来收入,税赋上涨。

所以公子这几天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增加人口,增加农业生产量。

只要一闭上眼,苏姑**一百亩水稻田就浮现在脑海中。

要是每家每户都能如姑娘这样,那靖州,甚至整个明州四个县的农业收成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ωωw.

虽然各皇子封地大小、地理位置不一,但规则是一样。

那就是每个皇子的封地仍由当地州县官员治理,封地的租税朝廷拿一半,皇子拿一半。

所以说,各封地的皇子以后的幸福生活,就靠封地的收入了。

怎样提高封地的收入,就看各位皇子怎么各显神通,把封地治理得越好,你的收入也越高,你封地的子民和跟着你的数百甚至上万人,也才有富足安稳的生活。

“公子,今天还去庄子么?”孟管家记得公子前几天说过这事,只是这几天公子愁眉不展,是不是要改变行程了?

唐维佑凝眸:“去,为什么不?”

给苏姑**地已经划给她,看她这次会种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