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朱子拜师(1 / 3)

众人议论纷纷,朱熹更是一脸的发蒙。

他现在刚刚十八岁,只能算初出茅庐,远没有后面的诸多成就!

而秦风那可是北国公,他是打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秦风会如此热情?如此失态?

这样一直到了内院厅中,秦风才松开了朱熹的手:“哈哈,先生,快坐快坐,大虎,上好茶。”

“是!主子。”大虎赶紧去准备了。

朱熹总算是松了口气,正式行了一礼:“参见爵爷,朱熹冒昧来访,得爵爷如此重视,实在汗颜。”

秦风伸手扶住他:“别别别,先生,我哪里敢受你如此大礼,你可是我的福星啊。”

朱熹迷茫的坐下,而这会大虎也上了茶,看秦风还着光着脚,凑上前低声提醒道:“主子,你……你穿鞋更衣吧,别着了凉。”

秦风总算是反应了过来,尴尬的挠挠头:“先生,失礼,实在是闻先生到来一时太高兴了。”

朱熹连连摆手:“无妨,爵爷你礼贤纳士……”

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秦风也换了衣衫重新落座。

之后问了一下朱熹来此的原由,这一问才知道原来朱熹是准备赶考的,结果正逢宋金交兵,大考延后了,他为躲避战乱才到了建康。

秦风听的暗呼庆幸,他前世看宋史对朱熹有过研究,此人乃天纵奇才,五岁能懂《孝经》,十九岁中进士,后为一路高升,从知府到巡府,最后封徽国公,那是真正牛人中的牛人。

不过现在对方刚满十八,还没中进士,也没有官位,才让他有机会得此良才!

明白始末,秦风心里也开始盘算起来!

对于朱熹,如果一味的礼遇并不能让对方折服,必须想办法震慑对方。

一念及此,他故意把话题扯到了学问和治世上面。

朱熹以为秦风是在考验他的才能,很快讲起了自己的见解,什么重教思、轻税赋、正民风等等。

秦风听的暗自点头,他作为穿越之人,脑中有太多先进的思想和治国方案!

但毕竟术业有专攻,他了解的只能是大局的规划!

反观朱熹就不一样了,虽然不知道后世那些先进的东西,可对治国治世有更细致的建议,而且更为符合当下的时局。

而相对于秦风,朱熹此时更是彻底懵了!

他从小就是天才类人的物,自问学富五车,见识渊博,但听到秦风的一些主张的建议,简直让他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