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老传统(1 / 4)

天刚刚亮,吕武已经穿戴整齐到了赵昰寝室之外。

赵昰起的也很早,洗刷之后出了门,吕武与李成立刻拜见。

赵昰说道:“即日起,尔等带御器械,随侍左右。”

“臣谢陛下恩典。”李成真心实意,吕武则有些不甘心,他还是想去前线。

赵昰也不在意,只往前走去。

路上,赵昰说道:“朕亲卫二百,皆忠义少年,设武教头十人,由积年老卒充任,忠义毋庸置疑,却多桀骜,卿能否坐稳都教头,当拿出全部本事。”

吕武振奋精神,回道:“官家看好,臣若不能折服他等,甘愿去职。”

赵昰又对李成道:“亲卫每日两课,本为陆公负责,授以文字、兵法,目下实则只是识字,陆公事务繁杂,以后由尔接管。”

李成回道:“臣择期请教陆相公,定不误了陛下大计。”

步行到了校场,亲卫已经列队完毕,赵昰径直走去排头,开始操练。

一如往常。

吕武无所事事,靠近李成,说道:“本以为会有挑衅,却不想无人理会,实在无趣。”

“陛下在此,谁敢放肆?待陛下操练结束再看。”既然是闲聊,李成决定多提点吕武几句:“我等本为白身,骤起高位必遭忌恨,因此陛下恩典,让我等随侍左右以做过渡,日后必有重用,尔当耐心。”

吕武忿忿不平地说道:“国事艰难,犹多小人,气煞人也!”

既然这样,那就没必要多说了,李成果断闭嘴。

宋朝皇帝想快速提拔一个人又不想引发非议,走文职基本没可能,武职就比较好操作。

常用的办法是提为带刀护卫镀个金,再外放当个中层军官立下功劳,随后就可以扶摇直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徽宗提拔高俅。

当然,赵昰绝对不希望吕武成为下一个高俅,事实上吕武也成不了高俅,这样安排不过是因为爱屋及乌罢了。

说到底,杜浒几个都是沾了文天祥的光,不然赵昰知道他们是哪个?

半个时辰后,全军早饭,赵昰主持分饭,吃完后又去军营转了一圈,随后回转州衙处理政务。

看吕武要随之而去,赵昰道:“卿留下,辅佐训练。”

“臣领命。”吕武亢奋起来。

赵昰刚走,吴阿大提着枪走到吕武面前,敷衍地拱了拱手,说道:“听闻都教头勇武过人,在下不才,请都教头指点一二。”

吕武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