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1章 办法(1 / 3)

曲丽组织了一下语言:“青海钾肥厂能有今天的规模和成就,是得到国家大力支持的结果。

当年成立之初,就有中国科学院京城化学所、兰州地质研究所、京城地质学院、化工部上沪化工研究院、化工部津门化工研究所、青工部制盐研究所等等,二十多家单位支持。m.bīQikμ.ИěΤ

去年,钾肥厂还跟湘省一家大学化工研究所,签订了产研合作项目,并在那所大学招了三十多名应届毕业生。”

曹国利沉思着说道:“你的意思是,像青海钾肥厂一样,跟相关领域的大学合作,就能招到人才?”

“对!”曲丽说道:“这是唯一的办法。”

“这个办法不可行。”杨立斌摇头:“青海钾肥厂是国企,待遇和职称是私企给不了的。”

曲丽笑了起来:“我同学在辽省工作,早上你们去招待所,我就给这位同学打了个电话,想详细了解一下御贡集团。

可以这么说,御贡集团的崛起,绝对堪称是传奇。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御贡集团旗下的企业待遇,已经达到了国内薪资水平第一梯队。

尤其是御贡酒业,两年前改制的时候,职工就认购了股份。工资加上分红,年收入达到了一万。”

“年收入一万?”

不只是杨立斌,其他人也很震惊。

青藏地区经济落后,人均工资很低,平均连三百都不到。

但青海钾肥厂的职工,月工资能拿到四五百。

已经达到了全国工资的平均水平,这在他们看来,已经很了不起了。

但听了曲丽的话,他们才知道,是自己见识太少了。

紧接着众人心里又想到了同一个问题,职工收入都有一万了,那些技术人员呢?

如果周安东能按照御贡集团的标准给待遇,曲丽说的办法还是可以操作一下的。

这时,又听到曲丽说道:“仅仅只是待遇好还不行,所以,我们要去省里要政策。只要来格尔木工作并落户的,我们就给其配偶安排工作。

还有父母养老政策,以及孩子入学的优惠政策。只要考上省内大学的,再给一个减分政策。”

“这个办法好。”杨立斌高兴的说道:“再配合御贡集团的高福利高工资,一定能吸引人才到我们格尔木落地生根。

而且御贡集团要投资三亿,建设150万吨的钾肥生产厂,省里肯定是无条件支持。我们再让省里出面,向青海钾肥厂借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