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章 先发制人(1 / 4)

汉灵帝一纸凋令,南方的援军只用了三日,转道抵达了平寿县南边。

平峡山的黄巾军也迅速做出反应,紧跟着下山,绕路接**寿县。

次日,广县的大军随之开动,过潍水,想与南边的援军汇合。

潍水深可及腰,浅水区也在半米之多,最宽处达三十多米,是青州为数不多的大河流。

如此宽广的大河,并不是没有过去的办法,因为它也有窄的地方。

去平寿县的路上,就有三座十多米长的桥梁。

两百多万人过河,全部走桥的话,耗费的时间可不少。

也不知道谁出的主意,粮草器械过桥,其余士兵涉水而过。

平静的天空蔚蓝如水,与一望无垠的苍黄土地形成鲜明的色差。

轻风,落叶,秋田,麦香,鸟鸣,马嘶。

铿锵有力的鼓声,连绵不绝的号角,催动着士兵前行。

望着河里密密麻麻的人影,韩星河很心动,甚至想来个半渡而击。

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官兵过了河就是背水而战,处于不利的局面。

一旦战败,后果很严重,大军撤退就得重新过河,盔甲衣物浸水之后会更沉重,更消耗体力。

慌不择路,跑进深水区,互相推搡很容易被踩踏淹死。

从大局上来看,在靠近潍水的平寿县决战,并不是最优的战场。

只是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想不到任何战败的理由,皇帝都不怕,其他人就更不多心了。

半渡而击,不是最优的方式,还不如全放过河。

为保障汉灵帝的安全,孙坚,陆康带人在河对岸接应。

次日下午,两波大军汇聚一处,旌旗蔽日,刀枪如林。

羽林军,禁军,刘表的北军,袁绍的新军,王叡的荆州军,韩馥的冀州军,孔伷的豫州军,刘岱的兖州军,刘宠的私兵。

巴袛,陆康,刘繇的扬州军,汝南袁术,长沙孙坚。

还有一些小太守,小县令的兵力,粗略的统计,有小三十万。

各大帮派的兵力人数,是这个数字的十倍之多,实力层次不齐。

这几天还有陆续进入战场的玩家,朝廷这边的总兵力还在缓缓上升。

刘誉满脸愁容,有些忐忑:“这人数...恐怕得有四百万了吧,兜得住吗?”

沉重的话题,难以回答,韩星河摇了摇头:“不知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