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合理的解释(1 / 4)

胡人是匈奴,乌桓,鲜卑的统称。

这里面,乌桓人实力最弱,政权最为分散。

幽州北部的乌桓人归属大汉朝廷。

不愿降汉的乌桓部落,又依附于鲜卑人。

鲜卑族以前是匈奴人的奴隶。

但是出了个大人物,檀石槐,建立了统一的鲜卑部落联盟政权。

将匈奴人原来的地盘全部占领,东西南北上万里土地。

东汉桓帝永寿、延熹年间,鲜卑人屡扰汉云中、雁门及其它边郡。

檀石槐不接汉王朝受封王号,也不接受和亲,就是要强行进攻东汉。

他将统辖地分为东、中、西三部约60邑,各置十二大人为首领,归其统辖。

东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与夫余、貊接壤,共20余邑,其大人为弥加、阙机、素利、宇文莫槐。ωωw.

中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10余邑,其大人为柯最、阙居、慕容等,均为大帅。

西部,从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20余邑,其大人有置鞬落罗、拓跋邻,拓跋推寅、宴荔游等,皆为大帅。

整个塞北,实力最强的就是鲜卑人,也可以说成是大汉王朝周边,最强大的敌人。

如果再给檀石槐一些时间,说不定,鲜卑人能一路南下,打到黄河边,占领整个并州,冀州,幽州,甚至连西凉也一并统一。

然而,人到中年,身不由己。

公元181年,檀石槐死了。

二儿子和连继任首领,他不仅才干和能力不如他的父亲,而且贪财好色,不舍得发放钱财,外出掠夺时,被敌人**。

各部鲜卑大人本来就不服和连,他这一死,彻底失控。

鲜卑人目前内部也是很乱,南下侵犯的只是少数部落。

雁门郡目前仅有的5支乌桓部落,就是听命于拓拔鲜卑部。

匈奴人分南北两个政权。

南匈奴定居上郡,表面归汉,暗地里却经常劫掠四周。

北匈奴大部分都去了西边,留在故地的部落不多。

目前在云中,雁门,五原的匈奴人算是一个独立的政权,实力也不算太强。

毛阶提出了三个计策。

最次的办法就是强攻硬取,胡人多放牧,多数居住在城外,一城一县的打过去。

但是要想办法给匈奴人,鲜卑人拉仇恨,让对方不出手干预。

至少要保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