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我李元昌要搬到街上去住(1 / 3)

这些百姓都不是**,他们平时虽然不敢说,但是心里面肯定是多少有一些想法的,他们大道理不懂,但是谁干的活多,谁干的活少,那自然是一目了然的。

大唐能有今天这局面,几乎都是陛下和秦王殿下一点点打造出来的,那些宗室王爷们非但没有做出任何功绩,反而坐享其成,天下百姓虽然不说,但不代表他们不懂这个道理。

现在看来,这些宗室王爷们还好不是真的一无是处,现在也懂得为陛下分忧,为殿下分忧了。

这是好事啊,咱大唐看起来是大兴之兆!这是好事,是好事!

所有的百姓自然是喜闻乐见。

一时间,坊间议论纷纷,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件事,而李恪这边早已经暗中下令,这些东西都不允许阻止百姓讨论,只要他们不是故意造谣污蔑抹黑宗室就行,实际上这些百姓也不敢这么干。

当然偏远地区私下里面也是有编排的,但是这些都无所谓。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道理大唐朝廷又不是不懂,其实就算是没有李恪,日常长安百姓讨论一下皇帝,皇室之类的问题都不大,还是那句话,只要不是口嗨胡乱编排,问题都不大。

这方面大唐并不严格。

而市间、坊间的这些传闻和讨论自然也是很快传入了门阀世家以及朝堂众臣的耳朵,他们现在也都学会了。

有些东西虽然他们无法总结出来,或者说他们受限于时代,但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可是一点都不弱。当初李恪利用长安城的百姓给他们玩的那一处舆论战之后,门阀世家和朝堂诸公就没有一个小瞧这些民意的了。

不少人门阀世家都一直雇佣了专人专门打听这些坊间消息传闻然后回去之后整理出来,避免出现一些他们无法处理的传闻。ωωw.Bǐqυgétν.net

如果有类似的传闻苗头,这样的话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就发现,从而开始处理,不至于像是当初一样,事事落后。

裹挟民意的事情他们不敢做,毕竟这玩意谁敢动就是砍头的罪名,没有人敢这么玩,但他们想要提前知道消息这还是能做到的。

而这些坊间的传闻消息,也让这些门阀世家和朝堂众臣都是若有所思。

原来……殿下已经看的这么远了啊!

以前,陛下和殿下的名声姑且不说,那在百姓当中,在长安百姓的当中谁敢说陛下,哦,陛下不算,本来也没人敢说。

谁要敢说一句殿下的坏话,怕不是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