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 沈立本:你知道这一年多,我是怎么过的么?(1 / 3)

“...好,诸位的意见咱大致也听明白了!

对付倭寇的困难,归拢一下,也就是以下几点...”

待李善长与徐达两人,最后做出那不太乐观的总结之后,朱元璋眉头微皱的站起身,将众臣的建议,做了一番总结:

“...一,倭寇神出鬼没,杀人放火,掠夺一番后,逃之夭夭,难以觅其踪迹!

二,海岸线辽阔,朝廷虽在沿海各省,设下了四十八卫所,三十二万余人,

却因需要防线的海岸线太过漫长,漏洞极多!因此,总是令倭寇有漏洞可钻!

三,沿海各省内管辖下的,州、府、县、镇,时有内贼与倭畜暗中勾连,以为内应!

这些内贼为倭畜引路,或趁守城军不备,突然发难,迎倭畜入城!

四,沿海各省四周的海域内,遍布岛屿,以岛屿为其据点,

...进,则可突袭我沿海诸省任何一处地方,

退,则可重回岛屿上的老巢,另待时机!

五,方国珍、张士诚、陈友谅等残部,有些心灰意冷之后,隐姓埋名,归隐地方!

另有一些,...则啸聚山林,落草为寇!

但更多的是那些心怀叵测,不甘心失败之人,他们扬帆出海,犹如幽灵一般,时常出没在咱大明沿海各省的周边海域!

...这还不算,那些人居然不顾大义,公然与倭寇狼狈为奸,祸害自己的同胞,残杀我大明的百姓!ωωw.

那些倭寇有了这些数典忘祖,却又对咱大明知之甚深的败类相助,自然更是如虎添翼,...难以剿灭!

说着,朱元璋双手叉腰,扫视了一圈众人,沉声问道:

除了以上五点,还有谁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闻言,堂下的众臣,隐隐的打量了一番四周,皆是默不作声的摇了摇头!

“...好,既然大家对以上五点皆无异议,那咱就再总结一下,尔等对于如何应对倭寇的办法!”

说着,朱元璋的目光,首先落在了一脸萎靡之态的太常寺卿孔希学身上:

“...刚刚尔等对于如何应对倭寇的办法,咱总结了一下,有以下三点!

一,如太常寺卿孔卿所言,咱大明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对于跳梁小丑倭寇,肆虐沿海诸省的,残杀我大明百姓之举,

...无需大动干戈,用仁义道德感化即可!

二,如礼部尚书王卿所言,先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