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徐州(1 / 2)

徐州。

白冉虽顶着奸臣的恶名,可他为官几十载,为家乡做过不少的好事,乡亲有难事求到他门下,他也会帮扶一下。

再加上徐州民风淳朴,百姓大多崇德向善,所以他在老家的日子虽然清贫,但并不怎么受排挤。

得过他恩惠的人,听说他抄家被贬,还有找到白家看望,想回报一二的。

白冉提前在徐州购置了几百亩地,家里的老房子也一直安排佣人打理着。

虽然有些陈旧破败,雕花的门窗已经褪了色,四壁的墙皮脱落不少,还有少许的霉味,但好在够大,足以住下众多的白家人和几个老仆。

白家人在经历过抄家,牢狱之灾,饱受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后,再住进这四处漏风的房子,众人心里不但不排斥,反而有种终于回家的归宿感。

白冉回乡时,正值秋季,一家人紧衣缩食,靠着女儿塞的一点钱,和田里收的一点微薄的租子,勉强过了冬。

第二年,白冉把田地尽数要回,分给各房耕种,白家人向农夫请教种地的方法,彻底当起了种地翁。

徽州疫情爆发不久,赵昀被任命为平叛钦差,白神医为治疫钦差的消息就传遍了大周。

当然,还有发生在两位钦差的身上的逸闻趣事,包括白神医起死回生的医术,和赵将军休妻等等。

最先听到消息的是白冉的嫡长孙白晖,白晖比白苏小一岁,从小性子活泼,喜欢舞枪弄棒,是白家子侄里唯一一个会点拳脚的,也是白家人里跟原主稍亲近点的几人之一。

白家落难时,赵家托人上下打点,让白家人对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白十九好感倍增,感动不已。

白冉离京时,不愿多要女儿的钱财,原主不放心白家人,偷偷塞给白晖三万钱,让白晖对十九姑姑充满感激。

白晖在外头听到白苏被休的消息后,既震惊又担心,一阵风似的跑回家,把消息告诉了白冉。

白冉立即召开了家庭会议,各房的人得了命令,放下手里的事,纷纷赶到堂屋。

白冉住的堂屋是白家老宅里最大的屋子,屋内的陈设非常简单,最显眼的就是一摞摞的书籍,和墙上挂的几幅字画,透着素净典雅之气。

白冉穿着粗布做的棉袍端坐在上首,两边坐着儿子们和几个孙子。

屋内的暖炉里烧着劣质的炭,虽然暖和,但却有一股子呛人的味儿,不过白家人显然已经闻惯了,没有一人脸上有异样的神色。

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