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这是,还不满意。(1 / 3)

即便是县官审问,可这到底不是公堂之上。自无需遵太多的规矩。放到往常,不容喧哗,是定有官吏去堵女娘嘴的。

可沈婳这稚气之言,县令没打断,薛夫子如何敢越俎代庖。

先前,他就像是盛怒的狮子。

这会儿就是霜打的茄子。别说训斥了,只记得去擦额间的汗。

刘县官这次来的匆忙,却不忘换上一身常服。

他这个年纪想要升官怕是难了,这辈子也没作出多少功绩,一部分是上面知府不作为,他起先来丰州也存有鸿鹄之志,可时间久了,也力不从心,办什么案都受到上面桎梏。

施展不开手脚。

到后面为了保全自己的乌纱帽,能办的案子他办,和知府有利益牵扯,便是知晓其作恶鱼肉百姓,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虽不至于同流合污也愧对那句:为官清正,三尺之上有神明。

如今来了个阳陵侯府的子嗣,他也想出一次头,可不得供起来。

“薛郸,你是举人出身,是科考一路考上去的,薛家清贫。你如今在书院当夫子已是造化。”

“承德书院不比别的书院,此处是为稚童启蒙的。虽是女院,可也须拿起十二分的耐心,半点含糊不得。”

“你若借着职务之便,对沈家娘子故意苛刻,本官认为德不配位。”

他说的很和善。

毕竟在此的多数都是小女娘。不好吓了去。

可对薛夫子而言,却压垮了他所有的骄傲。

薛夫子忙撩袍跪下,可不等他出口。

县令却道:“本官还未说完。”

薛夫子一句话哽在喉咙口,只能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你未查清事实真相就认定此为沈小娘子所为,是一错。”

“老夫子在此,他虽不再教书,可这些年所为,本官看在眼里。其权威也高过你却拦不住你,可见你不听解释,固执己见,独断独行。是为二错。”

“天下所有的启蒙书院是当朝太傅协同国子监默夫子在先帝在时提议所建立。到底公家的。可你张口闭口辞退学生,这承德书院并非私设,更不姓薛,这是第三错。”

“你认或不认?”

一句话一句话压下来,压的薛夫子背脊都无法挺直。

老夫子见状,也知再无回旋的余地。无奈的摇了摇头。

经此一事,若说对薛夫子没有怀疑是假的。

若真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