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余玠(1 / 3)

南宋三大防线,其中两淮防线因为长期负责抵御金国入侵,所以这条防线守卫力量最强。

其余京湖、川蜀防线因为久无战事,加上用人不当,迅速被蒙古攻破,于是,南宋朝廷想到了孟拱。

孟拱确实不负所望,先是摧毁蒙古渡江的希望,又主动出击收复襄阳六郡,为南宋的苟延残喘赢得时间。

随后,因为杜杲的加入,京湖战场趋于稳定,没等孟拱松一口气,便被告知川蜀防线即将告破。

于是乎,孟拱被宋理宗极速调往川蜀。

孟拱再一次不负众望,顶着蒙古80万大军(号称)的优势兵力,硬生生把蒙古打出川蜀。

然后,又回到了孟拱的老本行,修城,布置防线。

原来的川蜀门户,蜀口关隘,因为赵彦呐那货的弃守,早被蒙古毁得不成样子,孟拱要想守好川蜀,只能另辟路径。

于是,孟珙设计了新的三道防线。

在夔州设置制置司副使,调关外都统司驻防,负责涪州、万州以下江面河堤,成第一道防线。

以常德府、澧州一带,构建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则以辰州、沅州、靖州、桂阳军、郴州构建而成。

三道防线,既防蒙古从川东东下,又可以防止蒙古从云南、广西方向迂回包抄。

历史已经证明了孟拱的眼光独到,概因蒙古灭宋之前,忽必烈率军先灭了大理,迂回灭宋。

蒙古打退了,防线建好了,孟拱再次擦亮了双眼,找人,等一个自信的靓仔,毕竟一个人负责两处战场,太累了。

很幸运,又找到了人,这次是靓仔自己冒头的,他叫余玠,字义夫,是个……不务正业,爱打架的人。

据说,余玠小时候家里很穷,一般这种背景下的名人都会刻苦读书、练武,以期出人头地,余玠却不走寻常路。

他爱吹牛,侃大山,爱打架。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余玠喝茶的时候,老毛病犯了,又吹牛,然后让店小二怼了,怼着怼着两人就打了起来。

余玠年纪小,第一次干仗没赢,于是越想越气的他下了黑手,抄起一根木棍就往人脑袋上砸,小二死了,余玠逃了。

迷茫的他面临着两条路,要么上梁山……好吧,南宋没有梁山。

要么当土匪,做职业逃犯,要么从军。

余玠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条路,幸运的遇到了上司赵葵,主持端平入洛那位,更遇上蒙古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