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时间最是无情(1 / 3)

书接前文!

德宗统治天下二十余年后,驾鹤西去,其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一个……咳,倒霉孩子!

这位大概是大唐最能熬的太子,一直当了二十五年,终于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熬走了自家老爹。

比起胤礽,李诵无疑是幸运的,至少,皇位他坐过,这辈子没白来。

言归正传!

李诵,唐德宗李适长子,初封宣城郡王,公元779年他老爹登基后改封宣王,次年册封太子……一直到他老爹驾崩。

在这漫长的太子生涯中,李诵经历过藩镇叛乱,皇帝出逃,见过朝堂倾轧,党同伐异。

与他父亲一样,李诵同样有着一颗复兴大唐的雄心,奈何能力实在有限,加之用人不当,以致于皇帝位子还没坐热,就退位当了太上皇。

嗯,某种意义上,李诵拿到了大满贯,郡王、亲王、太子、皇帝、太上皇他都做过。ъìQυGΕtV.net

他是个很有勇气的人,泾原兵变时,藩镇造反,皇威沦丧,李诵提剑殿后,披甲上城拒敌,历时四十余日,取得奉天保卫战的胜利。

用铁血捍卫皇权的同时,也捍卫着自己的太子地位。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这份勇气一直没有丢弃,在他登基后便一手掀起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

虽然最终难免失败,但至少,这份勇气值得鼓励。

二十多年的储君生涯中,李诵一直关注着朝政,他看到,藩镇跋扈,不敬皇权,他看到,宦官为祸,百姓流离。

他想要改变,做大唐的中兴之主,奈何……他老爹实在太能活。

最终,他虽然熬过自家老爹,登上皇位,可宦官势大难治,藩镇俨然成为国中之国,而他自己,也因为胸中抱负长久无处施展而抑郁成疾。

在这场拼命的长跑中,他虽然胜了,可自身也是风前烛、雨里灯,命不久矣!

没有皇帝的支持,所谓的永贞革新最终也不免成为一个笑话,史书上少了几个青史留名的**家,却多了几个怀才不遇的诗人,即——柳宗元、刘禹锡!

言归正传!

公元805年,唐德宗驾崩,遗诏传位太子李诵,唐顺宗正式登场。

李诵即位后,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改革本身是无错的,因为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革除王朝弊政,让王朝重新焕发生机。

永贞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