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黑旗军(1 / 5)

【盘点史上十大抗倭名将,第九位,刘永福!】

借用国父孙先生的一句话:余少小即钦慕我国民族英雄黑旗刘永福!

所以,各位可曾闻黑旗军之名?

张之洞:黑旗不去,法虏不安!洞敬其为数千年华夏吐气,故竭力护持之,洞于边事大局已无补救,不过欲保全一义勇奇男子耳。

袁大头:老头子还在呢?

雍正:这黑旗比前明戚家军何如?

袁大头:比清军强,嗯,强很多!

雍正:……

公元1837年,即清朝道光十七年,广东、钦州、防城司属、古森峒小峰乡,刘永福出生了。

刘永福祖籍福建、汀州府、上杭县,于明朝弘治年间迁至广西、白州衙、前村,务农为生。

此后,其父刘以来、叔父刘以定举家迁往广东、钦州、防城司属、古森峒小峰乡定居。

兄弟俩安家后,除了务农耕种外,还兼作些小买卖,刘以来甑酒零沽,刘以定屠猪挑售,家境渐有起色。

十年间稍积余资,建起一座一排三间的泥砖屋,经济好转,终于有能力娶妻生子。

那一年,刘以来四十岁,娶邻村再婚妇陈氏,于公元1837年10月10日生下独子刘永福。

起初,刘永福还叫刘建业,因为有个同母异父的哥哥李保哥,所以他小名又叫刘二,谐音刘义。

刘永福年幼时,他叔父刘以定沾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刘家再度败落,兄弟俩只得分家。

随即,刘永福家迁往北鸡村,却不幸碰上土地歉收,一家人辛勤操劳一年,却连温饱都不能维持。

刘以来只好退田弃耕,转而向山里人收购香菇,加工后拿到镇上出售,赚取些蝇头小利。

母亲陈氏则靠着帮人接生,祷神祈福,拿些微薄收入贴补家用,但这些钱远远不够全家人生活,所以,家境依旧贫困。

刘永福八岁那年,父亲刘以来因为香菇生意越来越难做,无法挣钱养家活口,便在一个堂兄的劝说下,将家产变卖作盘缠,举家搬到上思平、福新圩,几年后又搬到平福河对岸的迁隆峒。

十三岁时,少年刘永福被雇为船工,挣些小钱,闲暇时就回家练习武艺。

16岁,那一年是刘永福一生最昏暗的一年,一年内,连续丧父、丧母,丧叔父。

兄弟俩只能变卖家产来偿还父母生前欠下的债务,随后投奔相邻的高凤村,他父亲的朋友陆二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