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思想纯朴、肌肉猛男(1 / 4)

【盘点史上十大抗倭名将,第六位,大明,戚继光!】ωωw.

蔡东藩:偏师制胜仗兵韬,小丑么幺宁许逃。若使名豪能代出,亚东何自起风涛?

章先生:什么叫专业?打倭寇,这位就最专业!

公元1528年11月12日,戚继光出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其父戚景通,历任都指挥、神机营副将,妥妥高官一名。

然而,高官戚景通似乎并没有捞钱的觉悟,或者说他并没有世俗那种欲望,所以,戚继光的幼年时期家里过得很穷。

穷就穷吧,父子俩都不甚在意,有世袭官位在手,反正日子过得去,

幼年时的戚继光非常好动,同时,非常喜欢读书,当然,他跟胡宗宪胡大人完全是两个极端,作为一个将门子弟,他更为通晓儒经、史籍。

要不是知道他家里有个世袭武官职位,咱都以为他要考状元,嘛,就很迷!

公元1541年,这一年,戚继光13岁,也是这一年,家中为他定下一门亲事,女方是南溪王栋之女,此为,夫纲不振的开端。

公元1544年,16岁的戚继光继承祖上传下的世袭职位—明威将军一职,调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戚继光先祖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于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蓝玉远征云南阵亡,子孙世袭明威将军。

两年后,公元1546年,这一年,18岁的戚继光娶妻王氏,同年,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

彼时,山东沿海一带经常遭受倭寇烧杀抢掠,朝堂诸公对此冷眼不顾,没权的戚继光却亲眼目睹。

倭寇猖獗,犯下罪行累累,年少的戚继光立志扫平倭患,于是,有了那一首著名诗作《韬钤深处》: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嗯,不得不说,志向很远大,就是暂时没什么机会实现,毕竟戚将军的发家地不在山东。

时间快进到公元1553年,这一年,戚继光受张居正推荐,升任署都指挥佥事一职,司掌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倭寇。

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联系,却不是最后一次,今后,这一文一武俩大佬还要合作很多年。

公元1555年,两浙倭患渐重,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