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平民非贫民(1 / 3)

画卷舒展:

西汉建平元年,即公元前5年1月15日,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宫后殿第二间屋里。

与世上千千万万的幼童一样,他的出生也是极平常的,没有异像,也没多少人在乎,仅只有他的父母比较高兴。

不过确实发生过一件奇事,据传,刘秀出生后,他父亲刘钦房前栽景天的地方有小米长了出来,共有三株。

那小米每株一根茎九个穗,比一般小米要长一二尺,他父亲刘钦也是因此为其取名刘秀。

事实证明,他父亲确实没给他取错名,这家伙,确实秀得不行。

元始三年,公元3年,其父刘钦在南顿县令任上去世,年仅9岁的刘秀与哥哥妹妹成了孤儿,生活无依。

好在宗族有人,不久之后,远在南阳郡蔡阳县的叔父刘良将他们接去抚养,成了“普通”的平民。

长大后的刘秀勤于农事,对于耕种很有一手,他哥刘演则是好侠养士,经常取笑刘秀,看不上刘秀安于现状的样子。

但他不知道的是,刘秀也时常藏匿、结交亡命之徒,且当地官吏根本不敢上门过问。

新朝天凤年间,刘秀到达长安,入太学,随名儒许子威精研《尚书》,于此结识了邓禹、朱佑等人。

这二人后来都被列入云台二十八将之中,是刘秀创业的班底。

新朝末年,因王莽推行古制,将豪强、百姓得罪了个遍,且天灾频发,中原残破的缘故,狼烟四起。

刘演、刘秀兄弟见此也不再安分,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南阳闹了饥荒,百姓食不果腹。

当然,这跟刘氏兄弟没关系,好歹是汉室宗亲,他俩又饿不死,但让人无奈的是,不久之后刘演手下宾客抢劫别人,惹得官差追捕。

兄弟俩又不能将宾客绑了交出去,只能各自逃避,刘秀为躲官吏,便前往新野的姐夫邓晨家躲避。

同年秋季,刘秀以到宛城卖谷为掩饰,与宛城人李通及其从弟李轶密谋起兵,定好起事的日子后,李通让李轶同刘秀去舂陵准备起兵。

十月,刘演正式打出了: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这一口号,宣布起义,遣宾客,通知邓晨在新野起义。

同时,刘秀、李通、李轶等在宛城、舂陵起义,自号:柱天都部,还联合了新市、平林一带的绿林军。

被逼无奈?不存在的,平民百姓?确属平民,却非贫民,简单来说他俩兄弟都很有野心。

同年十一月,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