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不甘心(1 / 3)

永乐七年,这一年简直是多事之秋,先是安南再叛,后有鞑靼斩使,还有奴儿干卫所官员请在当地建元帅府,于是朱棣应其请求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再有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也在这一年。

反正就感觉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全碰一块儿了,搞得朱老四非常非常忙,连原来准备亲征鞑靼的计划都暂时搁置。

永乐八年二月,朱棣留皇长孙朱瞻基守北京,夏原吉为辅,自己亲率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北征。

当然,说是五十万,其实能作战的军队应该不过五分之一,毕竟运粮的民夫就占了绝大多数。

五月,大军行至胪朐河,朱棣兴之所至,易名饮马河。

五月十七日,明朝大军与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所率大军相遇(这都啥奇怪的名儿,啊啊啊~)一战终,本雅失里大败,损失五万铁骑,不敌逃遁。

朱棣率轻骑追至斡难河,与其接战,本雅失里再败,仅率七骑趁乱逃脱,明军追之不及而还。

五月二十日,朱棣令分兵追击蒙古太师阿鲁台,可这货凭借地利,想打就打,打不过就退,搞得朱棣非常头疼,只能遣使招降。

可阿鲁台这太师当得好好的,哪里愿意受降,但又不愿意公然反对朱棣,以免再受征讨。

就这样犹豫不决多日后,明军受不了了,一是后勤压力大,二是天气炎热,士卒饥渴,不能久战。

朱棣无奈,虽未竟全功,但也只能下令班师。

而就在朱棣班师回京后不久,安南的陈季扩便再次遣使入京了。这货也是聪明,知道在朱棣高兴的时候讨赏。

果然,大胜还朝的朱棣不仅免了陈季扩反叛的罪行,更是特授他交趾布政使的官职。

对此,陈季扩非常不满,他要的是安南王,而不是什么劳什子的布政使,一怒之下,这货又特么反了。

驻守安南的沐晟再次抓瞎,由于张辅率师还朝的缘故,他手上根本没有足够兵力镇压叛乱,所以每次安南复反,受伤的总是他,真是……好惨一男的!

沐晟:我也不想的……

安南复叛?当这个消息传到朱棣耳中时,朱棣只觉得额头青筋暴起,好想杀人,这安南简直没完没了了。ωωw.

永乐九年,怒极的朱棣再次令张辅率师平叛,且要彻底平定。

呃……话说,可算知道张辅的英国公爵位咋来的了,合着就逮着一只羊猛薅啊?安南=经验包。

张辅:哈哈~低调低调,主要是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