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这是真敢吹啊(1 / 3)

前文说过,朱棣即位后最初就干了两件事儿,一是清洗反对派,二是为自己正名,宣传自己继位的合法性。

具体怎么干呢?

那就是恢复所有洪武朝的法令制度,取缔朱允炆规定的一切,虽然朱允炆没干多少正经事儿,但终究还是做了一点点好事的。

可就因为朱棣为了反对而反对,一些原本好的政策也被取消了,比如浙西的田赋,本来被朱允炆减轻了,朱棣一来,恢复重赋,不减。

百姓都快骂娘了,你老朱家内斗关我们啥事儿,专坑我们?

可没办法,家天下的时代,赋税收多收少全看皇帝心情,百姓虽然碎碎念,可但凡还能活下去,也不会有人想要造反的。

其次,朱棣继续按照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实行削藩,九大塞王?王府卫队?拿来吧你,要兵权干嘛?乖乖当猪吧,好好养着,打仗的事儿有朕。

处理了反对派,削弱了天下藩王后,朱棣终于将目光放在了百姓身上,倒不是要搞屠杀,而是他要证明自己比朱允炆强,自己,才是洪武皇帝最称职的接班人。

四载干戈,生民沉浮,江山皆为血染!

对建文忠臣,他可以冷血无情,但对百姓,他却冷不下心肠,终究,朱元璋的教育还是成功了一些。

于是乎,削藩后的朱棣马不停蹄开始着手恢复百姓生产,先是免税,再者因为战乱造成的流民尽数返回原籍,农具、粮种、耕牛,都由官府供应,只要百姓能回乡务农。

另外,起用建文旧臣,如夏原吉、蹇义、杨士奇、杨荣、杨薄、解缙,这些人或许个人品德不如何,可能力确实是一等一的厉害。

尤其是夏原吉,理财好手,朱棣无论如何也离不开他,再有三杨,理政能力强无敌,没道理不用。

因为朱棣的强力手段,大部分流民回归家乡,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但一些地方因为战争影响实在太大,百里无人烟,荒芜一片。

朱棣想到了他老爹曾用过的手段,移民,从人口稠密的地方迁移百姓过去恢复当地生产,毕竟,土地只有种上粮食才有作用。ωωw.

永乐朝初期那几年,可以说一直都在致力于恢复生产,所以,草原难得太平了几年,没人折腾他们。

没办法,自己做的孽自己必须还上,这个时候朱棣确实没空理会草原上的老朋友。

刘彻:朕想,有点儿理解卫青、霍去病没出兵草原时,匈奴单于的感受了。

匈奴单于:你特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