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生有异像,灵芝伴生(1 / 3)

赵王迁:这事寡人也熟啊!比如郭开这货,害我赵国沦丧,寡人定要他生死两难。

郭开:俺这是要被折磨多久?

赵昀:最无语的还是范文虎这货,朕至今没弄明白,这货到底是内奸还是猪队友?

朱元璋:为什么要弄明白?一刀砍了不就一了百了?

【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清军再次绕道进了大明境内,十一月,清军进攻高阳城,赋闲在家的孙老师虽然率全城军民守城,奋起抵抗。

但一县军民如何是如狼似虎的清军对手?很快,城池告破,时年七十六岁的孙老师被清军生擒。

看着眼前这个白发白须,却仍旧身体健壮的老人,清军心绪非常复杂,毕竟就是这老人镇抚边关,搞了条关宁防线,让他们十数年都没能打破。

这人很有能力,清军没办法不承认,因此他们想要劝降孙承宗,可孙老师脾气爆炸了一辈子,除了父母君师,何曾向人低头?自是不愿为清军效忠。

这怎么办?招降不成,又不能放,毕竟依老人家这身体再活三十年也不是不可能,那就杀了吧,清军下定决心。

终究还是给孙老师最后留了丝体面,让他自缢而死。同时,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尽数战死,孙家一百多人遇害,道一声满门忠烈并不为过。

1638年,为国尽忠半辈子的孙承宗,不屈而死,大明至此失一擎天柱石,次年,卢象升战死,明之亡,已无可挽回。

细数明末一众名将,卢象升、曹文诏、孙传庭、秦良玉都可以称一声良将无双,可擎天之柱却唯有孙承宗担得起。

他是天才、奇才,是战略大师,是明军的定海神针,他一日不死,明军,乱不了,可惜的是,明廷护不住他。

老将尽忠而死,局势急转直下,流寇、外虏,征伐频频,明廷莫说还手之力,就是招架之功也显不足!

南明弘光元年,南明追赠孙承宗为太师,拟定谥号“文忠”为其一生盖棺定论,清朝乾隆年间,撰《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追谥孙承宗“忠定”谥号,《明史》更是为他单独列传。

明末及清朝众人对其评价也是极高,当时的文坛大佬钱谦益说他“清宫府、杜私门、破朋党。譬如青天白昼,横目四足,皆仰其清明,而秋霜夏日,善人君子,亦惮其凛烈!”

虽说头皮痒、嫌水凉的钱谦益人不咋地,但是这评语确实极好,当得孙老师一生总评,民族英雄,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