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孝子刘良佐(1 / 3)

【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随着“甲申国难”明朝结束全国统治,清朝入主中原。

这一年,一个名叫孙之獬的**上奏了一道臭名昭著的政令,其名剃发令!被同为**的多尔衮采纳,全国施行,号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华夏千年衣冠一朝丧尽,转而换上了金钱鼠尾。

(所以本人有些搞不清一些人洗白多尔衮干嘛?就这么个东西也值得洗?不对,他不是东西】

祖龙: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好狠!

元狩雄威:金钱鼠尾?就之前视频里出现那丑得一匹的东西?

刘彻惊到了,什么审美?什么目的,要毁千年传承的衣冠?

忽必烈:我去!够狠啊!我大元也就是严管汉人,你清朝直接毁汉人衣冠!

忽必烈直接震惊了,他大元够猛吧,疆域之广旷古绝今,但也不敢动汉人的底线,清朝牛了,敢强制搞这个。M.

【这一年,江阴降清,原明朝知县去职,清朝知县方亨接任,随即颁布剃发令,要求江阴全县百姓剃发。

清朝确实够狠,但百姓却不是吃素的,一句话:头可断,发绝不可剃!直接推举典史陈明遇为首(抗清三公之一)竖旗大明中兴,正式反清。

消息传开后,清朝多次派兵前来镇压,都被打败,直到降清的刘良佐统率大军到达,陈明遇渐觉力不从心,毕竟统兵就不是他擅长的。

没办法了,找人吧?众人一合计,决定找前任典史阎应元,毕竟就这位够猛。

阎应元是个直率性子,直接开口说了句:你们要是能听我的那我就去,不能的话我不给你们主持城防。

众人哪能不答应,当下回答:敢不唯命是从!话说到这份儿上,阎应元哪能不答应下来,立刻随众人进城主持城防,只是这家……一辈子也回不去了!

当时城中兵备有多差?就这么说吧,当时守城门的四个,身份最高的就是一个武举人,他叫王公略,其余两个典史是阎应元和陈明遇,然后就是一位把总,姓汪。

这应该是刘良佐对阵过的身份最低的敌人了,可就是这么一帮人,加上一群百姓,硬是跟清军刚了八十一天】

淮右布衣:那些军将呢?明军呢?为何是一介典史,一群百姓抗清?

朱元璋觉得悲哀,明末这世道比之宋末还不如啊!

李定国:还能如何?降了,刘良佐、吴三桂、洪承畴……都是大明高官来着,结果清军来了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