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亲征被俘(1 / 3)

朱棣不禁为之大怒,洪武三十年,麓川平缅宣慰司叛乱,是沐王府率兵平乱,并且扶持刁氏上位,莫非百年未过,刁氏就忘恩了?

可惜,朱棣不知道的是,麓川之战真跟刁氏没什么关系。而是思伦发次子思任发掀起的动乱,明朝四次征讨未果,投入几十万大军,以致于边备松弛,才让也先有了可乘之机。

【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边疆,谁知天公不作美,大雨连绵不绝。大军到达大同后,只见尸横遍野,血腥阵阵。

仓促组织起来的大军不比百战精锐,加上朱祁镇走得急切,以致粮草供应不上,军心为之动摇。

朱祁镇见此立刻有了撤兵的念头,但手握二十万大军一仗不打就退回去,似乎太丢人了些,因此犹豫不决。

王振看出了朱祁镇的心思,为了照顾皇帝的脸面以及他自己的私利,随即建议大军绕道去蔚州。

为啥去蔚州呢?原因是他老家在那儿,要是能把皇帝带回去,不比什么衣锦还乡来得有面子?

(醒醒吧你,都当了太监绝后了,还衣锦还乡?)】

淮右布衣:荒唐!竟为一己之私置大军于不顾。

朱元璋差点儿气死,咋世上总出这种奇葩?虽然看其他朝代的笑话很爽,但这笑话落自己头上可不是什么美事儿。

永乐:糊涂!临战之际焉敢如此轻率行事!

朱棣也怒了,打仗呢孙子,走点儿心行不?

康熙:傲慢自大,活该为敌所擒。

魏武帝:这不又飘了一个。

曹操无语,这毛病似乎这几个战神都爱犯,然而事实证明人一飘就容易挨刀。

【蔚州这地方吧,离着大同非常近,而也先的大军又偏偏进攻的就是大同,因此群臣竭力反对,觉得这样容易发生危险。

可王振不管,朱祁镇也不管,两个最有权势的人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进军路线,去蔚州送……驻军】

淮右布衣:淦!一个死太监也敢左右军政大事!

朱元璋无语了,合着二十万大军出来是陪你王振回乡的?你脸可真大!

永乐:这王振祖宗是谁?朕要先除了这祸患。

王振:……

完犊子!这波连祖宗一起被坑了,都怪这投影!

乾隆@永乐:朱家的消消气,你明朝干政的可不止王振一个。

永乐@乾隆:不会说话你就老老实实闭嘴,要朕教你怎么闭上嘴吗?

朱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