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英雄总是蒙冤死(1 / 3)

【也正是因为不愿给王振送礼,于谦被诬陷下狱,随后因为山西、河南两省百姓、官吏、藩王极力求情于谦方才被释放出狱,继续为官。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瓦剌太师也先领兵犯境,大兵压境,而北京城中缺兵少将的情况下,不少官员提议南迁避祸,是于谦力排众议,坚请固守,与孙太后拥立铖王朱祁钰登基,稳定人心,是为明代宗。

同时整顿兵备,部署要害,率大军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亲自督战,抵御瓦剌大军。

瓦剌太师也先挟持朱祁镇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让也先无隙可趁】

永乐大帝:御驾亲征被俘,丢人呐!

洪武大帝:就这水平也就跟宋室徽钦二帝一样,实在丢咱的脸。M.

宋道君@洪武大帝:你礼貌吗?

大宋明君@洪武大帝:这是父皇的锅,朕不背。

【北京保卫战,他以文臣之身肩抗一国之重,说大些,没有这一战之威,没有这一文人,明朝可能传不到十六帝,二百七十六年。

可惜,好人难长命,一战后,明朝与瓦剌和议,朱祁镇被放回,尊太上皇,幽禁南宫,于谦则继续备战,加强边防,忧国忘身,但他性格太过刚直,招致众人嫉恨。

天顺元年,代宗朱祁钰病重,加上子嗣早夭,朝廷不稳,因此石享、徐有贞等谋划助朱祁镇复位,更有孙太后默许,成功发动“夺门之变”

这一**后,朱祁镇复位,朱祁钰不久病死,死后不许葬入皇陵,也不许以皇帝身份入葬】

洪武大帝:混账东西,忘了是谁给他收拾烂摊子了!

永乐大帝:……

朱棣欲言又止,幽禁南宫,皇陵不许入,皇帝身份不被承认,这兄弟俩一个比一个狠,也真是够可以的。

【朱祁镇复辟后,石享、徐有贞等诬陷于谦“更立东宫,“谋立襄王子”虽然朱祁镇曾说“于谦实有功!”但当徐有贞说道,“不杀于谦,复辟之事师出无名”时,也是毫不犹豫痛下杀手。

确定要杀于谦后,几人马不停蹄搜集证据,可惜找来找去毫无所得,无奈,只能随意捏造了一个罪名,便是“谋立襄王子!”

可惜这个罪名站不住脚,没有实质证据,也由此,徐有贞说出了这个全史第二臭名昭著的罪名“意有之”虽无显迹,意有之!

这话什么意思呢?意为:虽然没有实质的罪证,但是却有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