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李振祥之死(2 / 3)

了26军的理由用就得了。

缺少了这些作为骨干的前大乾帝国陆军部队,前线的形势越发的危险起来。

倒不是能不能打赢的问题,原本就压根打不赢,更何况现在。

最大的问题是少了弹压的部队,下边那些被强行征召的士兵们行事愈发的无所畏惧起来。

几支反水的部队才离开几天时间,与科学创新会战斗的阵地上,就发生了大规模的起义和投降浪潮。

不过在这之前,这些部队的主官,全都直接被起义的士兵们给直接枪毙了,等出了那口心中的恶气后,才兴高采烈的向科学创新会投降。

曾经那些用尽各种手段,费尽心思才弄来的部队,如今都成为了他们的催命符。

用的手段卑劣程度,就是如今他们死的惨烈程度,能逃过这一劫的人少之又少。

原本这些部队虽然不怎么可靠,但那些军官可是和李振祥牢牢的捆绑在一起的,至少还能尽心尽力的布置,减缓一些科学创新会进攻速度。

如今这堤坝跨了。

构筑堤坝的泥土还混入了大水之中,那就变成了一股滚滚洪流,横冲猛撞的进入了李振祥的控制区。

此刻的李振祥就好像一座面对洪峰袭来的小山,而这座小山本山就不安稳,到处都是渗水一样的起义。

在剧烈的洪峰冲击下,在就在内部蓄满的水也同时的爆发,于是这座山头,它就倒塌了。

每每一个山头倒塌,崩碎的不仅只是山头本身,还有大量附着在山上的生命。ωωw.

于山而言,这是树、是动物甚至于泥土,于李振祥的集团而言,这就是一大群攸关利益的群体。

财阀、官员、军队……

他们都要跟着崩塌的小山一起,接受洪水的冲击。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跑在最前锋的一支部队,就已经抵达了淮州龙泉府的郊外。

龙泉府是淮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李振祥的统治中心。

一路上,这支部队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攻击,反而受到了人民的夹道欢迎,如果在古代,这就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盛景啊。

这支部队很小,仅仅只是一个机械化步兵营,但是却经历了不少的大场面。

他们接受过十多万人的夹道欢迎,也受理过军级单位的投降,一路穿城过镇,真正体验了一把什么叫仁义之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爽快。

如今,他们又第一个抵达了龙泉府。